第1026部分 (第1/4页)

最后消失在转弯处,再也看不见。

沿着柏林墙往前走,可以清晰地看到柏林的历史足迹,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一直走进二十一世纪,当走到柏林墙分界的波茨坦〖广〗场时,就可以看到新柏林的繁华了。

其实最早的波茨坦〖广〗场只不过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十字路口而已,之后随着火车站在这里落户,波茨坦〖广〗场逐渐发展成为柏林市繁华的中心区域,也成为生机勃勃都市成活的代名词。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广〗场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由于这里未处于美、英、法、苏管辖区的交界处,而且柏林墙横穿〖广〗场,所以繁华一时的城市中心在战后沦落成为没有人烟的隔离区。

一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柏林墙被推倒之后,这里建起了一座戴姆勒城,城内包括了办公楼、居民房、歌剧院、赌场等各种设施。随着时间的推动,在戴姆勒城的带动下,餐馆、购物中心、电影院都在这里扎根,而战争时期隔离区的特殊也让〖广〗场上留下了其他地区所看不到的特别景象。历史的痕迹,其实就隐藏在波茨坦〖广〗场的每一个角落,所以,这里又重新焕发起了生命力,成为新柏林最有魅力的场所。

埃文-贝尔回到了波茨坦〖广〗场,不仅因为是顺着柏林墙走到了这里,同时这里还是君悦大酒店的所在处,每年的柏林电影节就是以这间君悦大酒店作为大本营的,参展人们的下榻之所、新闻发布会举行的地点,都在这里。

不过,埃文-贝尔现在还没有回去君悦大酒店的打算,而是在〖广〗场绿地旁边的露天*啡店找到了一个座位,点上一杯*啡,静静地享受着下午三点钟慵懒的阳光。

柏林的下午茶时光不比伦敦或者巴黎的惬意,即使是下午茶的黄金时间,也很少会看到人们身着隆重的服饰,优雅地坐在桌前品味着甜点和红茶带来的惬意,相反更多人都是身着上班时的正装,放缓脚步享受一杯*啡或者一杯红茶的空闲之后,又很快重新汇入了人cháo之中。那种即使在品味*啡时都透露出来的硬朗线条,也许就是属于柏林这座城市的特sè了。

娜塔lì-波特曼呼吸着只属于这座城市的特别空气,感受着脚掌与城市道路之间契合时带来的特别触感,最终在波茨坦〖广〗场绿地旁边的一家露天*啡店找到了一个位置,暂时将自己的脚步暂停了下来。

可是还没有等娜塔lì-波特曼放松下来,侍者就端了一块黑森林蛋糕过来,低声说到“这是那位先生送给你的。”娜塔lì-波特曼有些错愕,她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不,我不需要。”陌生人送来的糕点或者啤酒,娜塔lì-波特曼总是不喜欢。

侍者站在原地,微笑地解释到“这是我们店内自制的蛋糕。”

娜塔lì-波特曼的德语十分流利,当初埃文-贝尔的德语还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她教的“抱歉,我不要,请你收走,感谢那位先生……”娜塔lì-波特曼顺着侍者的指点看了过去,不远处一位年轻英俊的男人朝自己举了举手里的*啡杯,男人的桌面上也放着一块黑森林蛋糕“……的好意。”娜塔lì…波特曼嘴里的话语还是说完了,不过却是稍微停顿了一会,然后放缓了语速。

侍者听到娜塔lì-波特曼的话语,没有再继续说话,而是把蛋糕重新端了起来,准备带走。娜塔lì-波特曼心里不由嘀咕了一句“哦,德国男人。”如果这里是在法国,侍者肯定会多说几句,至少会再等一会,等她和送蛋糕的男人有了一个简单交流之后,再做动作的。可惜,这里是德国。

娜塔lì-波特曼抬起右手,阻止了侍者的动作“还是放下。”侍者依旧没有太多的反应,只是重新把黑森林蛋糕放下之后,就离开了。这就是德国男人的好处了,如果是法国,侍者难免会上下打量娜塔lì-波特曼一番,说不定心里还会感叹一番女人的善变。

娜塔lì-波特曼抬头看了一眼坐在不远处的男人——埃文-贝尔,撇撇嘴,指了指眼前的蛋糕,说了一句“黄油?”娜塔lì-波特曼是吃素的,黄油她是不吃的。

埃文-贝尔嘴角勾起一个笑容,没有说话,只是抬起了眉头,一副疑惑的模样。然后就低下头去享用自己的蛋糕了。

娜塔lì-波特曼无奈之下,只能招手把侍者唤了过来“这个蛋糕里有黄油吗?”

“没有。”侍者回答到“那位先生有亲自交代不需要黄油。”

娜塔lì-波特曼这才放下心来,心里却是不由在想,他居然还记得。正当娜塔lì-波特曼思绪在翻滚时,眼前却是有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