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3部分 (第1/4页)

二十三日“世界新闻报”的八卦爆出来之后;威廉伍德对新闻来源的质疑;其实部分原因是他自己察觉到的;随后辗转联系到了泰迪贝尔去求证。原本埃文贝尔是打算过几天主动站出来质疑肖恩霍尔的消息来源的;但现在既然威廉伍德已经察觉到了;那就借着威廉伍德的手率先把疑点抛出来;之后再推进。效果反而会更好。

于是泰迪贝尔就顺水推舟地把埃文贝尔怀疑有人窃听他的电话和住宅的事;告诉了威廉伍德;这才有了威廉伍德在“娱乐周刊”上对于新闻来源质疑的相关报道。

随后各式各样的调查就展开了;得益于提前得到了消息;最先取得进展的赫然就是“娱乐周刊”。威廉伍德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就掌握了证据;肖恩霍尔收买了私家侦探窃听埃文贝尔的手机;不仅如此;除了埃文贝尔之外;西耶娜米勒、裘德洛、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等手机被“世界新闻报”窃听的事情也被挖掘了出来;刹那间。整个娱乐圈就混乱了起来。

除了“娱乐周刊”;“洛杉矶时报”也得到了确切的证据。表明肖恩霍尔窃听的对象还包括了现在在美国发展的大卫贝克汉姆、橄榄球明星四分卫汤姆布拉迪和nba的科比布莱恩特。

在短短不到三十六小时之内;整个事件就从单纯的八卦轶事演变成为谍战要闻。原本人们还在感叹埃文贝尔拒绝女王授勋的强硬;但很快就被窃听事件就成为了新的焦点。

随着时间的推进;爆料越来越多;“卫报”扛起了爆料大旗;有超过十七名艺人和政界人士都有理由相信;自己遭到了窃听。而根据“卫报”目前掌握的数据显示;“世界新闻报”窃听的受害者可能高达三千人这是去年窃听事件爆发之后;新一轮的媒体丑闻。

2005年五月。“世界新闻报”刊登了威廉王子膝盖肌腱受伤的消息;虽然这条消息并不惊人;但皇室却对这条新闻进行了保密;于是爆发了“世界新闻报”的第一轮窃听事件;2006年四月;“世界新闻报”刊登了哈里王子流连脱。衣舞会夜总会的新闻;并且还原了威廉王子嘲笑哈里的邮件;于是直接导致了窃听事件的爆发。一名记者和一名私家侦探进入了监狱服刑四个月;时任主编的安迪库尔森随后辞职。

在过去两次窃听事件之中;警方从私家侦探加重售出长达一万多页的记录;确认他们曾经窃听查尔斯王储的通讯秘书和副官。还有威廉和哈里王子私人秘书的电话;次数高达六百零九次。同时王储查尔斯和康沃尔公爵夫人卡米拉的语音信箱也被他们入侵了。而主编安迪库尔森更是设立了专项资金;就为了从皇室护卫队、警。察、私人侦探出获取窃听信息。

在过去两年第一轮的媒体丑闻之中;公众并没有对“世界新闻报”窃听皇室表示太大的方案;因为这与他们的生活并不是密切相关的。而这一次第二轮窃听事件的爆发;窃听对象依旧是埃文贝尔这样镁光灯之下生活的艺人;还是无法赢得公众真正的关注。

即使窃听事件再沸沸扬扬;人们都会觉得那距离自己的生活太过遥远;因为公众人物被窃听;虽然这是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但人们对于公众人物权的淡薄认识;就决定了他们很容易就原谅“世界新闻报”的这种行为——即使不原谅;也不会严厉谴责;至多只是和朋友聊天时嘟囔两句“这是不应该的”;仅此而已。

但这一次的情况显然很快就失去了控制。随后;七月二十五日伦敦的太阳还没有完全升起;“卫报”又公布了最新的消息;他们的头条报道称;“世界新闻报”在2002年非法窃听失踪少女米莉道勒及其家人的电话;干扰破案。消息一出;整个英伦三岛都哗然了;而伴随着更多深水炸弹被引爆;“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事件被彻底点燃;从事件变成丑闻;丑闻如同洪水一般将整个英国都淹没;并且掀起了惊涛骇浪。

米莉道勒事件如同埃文贝尔上一辈子记忆中的过程是一致的。2002年三月二十一日;英国萨里郡的泰晤士河畔沃尔顿;十三岁的米莉道勒失踪了。女孩的家人焦急地给她打电话;但是电话一直处于留言状态;无计可施的情况下;他们报了警。

但是案情毫无头绪米莉道勒的亲朋好友不断给她的手机留言;用近乎哀求的口吻请求她尽快跟家里练习;很快;手机的信息就存满了;人们的希望也一点点消失。但是没过多久;亲人们意外地发现米莉道勒的留言信箱居然又可以留言了;这让全家人都喜出望外;因为这意味着米莉道勒可能自己删除了部分信息——她还活着

在当年四月十四日的时候;“世界新闻报”甚至还刊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