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页)

从村部出来,王宝玉的心情大好,乐颠颠地向北山赶去,一路上,王宝玉不停偷着乐,心中暗想:人要顺了,啥困难也挡不住。

到了北山根上,五队的男劳力都已经聚集起了,王宝玉领着他们,将山火没有烧净的地方,又整理了一番,这山火烧过的地方就是好,不但松软,火焰的灰烬就是最好的肥料,今年肯定能长出好庄稼。

大家一起努力,用了两天的时间,终于把荒地整理完了,王宝玉又和有经验的农民一起测量了一下这片荒山,正好九十六公顷,五队的生产队员,每户可以分一公顷,这就说明,每个农户的可有耕地一下子增加两倍,这让五队的老百姓个个笑得合不拢嘴。

王宝玉又粗略将耕地分配了一下,有远有近,大家虽然有点儿意见,但白得的耕地,也说不出什么,也就认可了王宝玉的安排。

五队还有二十几户五保户,王宝玉也给他们分了耕地,并且允许他们将耕地包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共享劳动成果。这些无儿无女的五保户,终于有了依靠,对于王宝玉真是感激涕零,一口一个恩人,好干部,就差给王宝玉磕头供奉了。

第三天一早,东方刚刚出现鱼肚白,王宝玉就带领村民,赶着二十辆大马车,浩浩荡荡地向镇里出发取种子去了。会计张时趣揉着发红的眼睛,带着村部里的四千二百块钱,一同前往种子站。

几十里的山路,颠颠簸簸难免有些沉闷,王宝玉倡议道:“咱们也别干愣着,我看这样,每人讲一个笑话吧!”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在最前面赶马车的崔大山先开口了,只听他说道:“我先来,讲笑话咱最在行了!话说以前啊,有那么一个寡妇,守寡多年,终于耐不住,找了一个傻子来过瘾。为了让傻子更卖力,自己更舒坦一些,寡妇想了个法子,过一段时间,她就给傻子嘴里塞一个杏。傻子一边笑呵呵的吃杏,一边卖力忙活,过了一会儿,寡妇舒坦了,问傻子,干这事儿舒服吗?傻子直摇头说道,不舒服,倒牙!”

055 镇政府

大家一阵哄堂大笑,纷纷各自拿出压箱底的笑话,一时间,路上充满了欢声笑话,气氛很活跃。

轮到张时趣,他也讲了一个笑话:“有一个农妇被强奸了,到派出所报案,派出所的人问,你记得他的样子吗?农妇说,不记得,但我知道他是一个没结婚的小青年。派出所的人问,你怎么能确定。农妇说,他在我身上忙活半天没找到地方,还是我帮着放进去的。”

有人逗乐道:“张会计,晚上关了灯能找到地方吗?要不要我去帮忙啊?”

张时趣不屑地说道:“别说关了灯,就是隔着墙,我都能对准了。倒是你,一个肚脐眼就能糊弄你一宿。”

大家又是一阵笑,最后轮到王宝玉讲笑话了,王宝玉想了半天,还真想到一个笑话,开口说道:“有一个老师到乡下扫盲,就是教不认字的人认字,他为了让一名农妇理解‘被子’这个字,就问道,你晚上身上是啥啊?农妇答,我男人。老师觉得农妇理解错了,又问道,你男人不在家的时候,你身上是啥啊?农妇答,村支书。”

不知道哪个男人喊了一声:“不是村支书,是马支书吧!”有人接着说道:“马支书最关心咱村的妇女了!”“哈哈,是最关心妇女主任吧!”

王宝玉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笑话讲得有些过头,连忙大声说道:“只是一个笑话,大家千万不要往咱村马支书身上扯。否则,他发起飙来,大家都不好看。”

大家还是比较听王宝玉的话,不再谈论马顺喜的事情了,这时候,和王宝玉坐一辆马车的张时趣却小声嘀咕道:“马支书现在可安分呢!想扯那事儿也不行了。”

王宝玉知道张时趣说的是啥意思,但他还是嘿嘿地笑着,小声问道:“张大会计,你咋知道的?”

张时趣左右看了看,小声说道:“宝玉,你千万别告诉别人,我家王艳秋和郑凤兰关系很好,郑凤兰说马支书的下面,彻底站不起来了。”

王宝玉故露惊讶地说道:“马支书这下子岂不是惨了,总不交公粮,会饿的媳妇到别处找粮食的。”

张时趣道:“就是!现在的郑凤兰脾气就开始变坏了,总发无名火,弄得马支书常把情绪带到工作当中。”

王宝玉道:“马支书也应该找人治一治嘛!这样长时间下去,也不是那么回事儿。”

张时趣道:“据说找了几个大夫,都说病根查不到,没法子用药。”

王宝玉暗自偷笑,心想:“马顺喜的病根,就是老子扔的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