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 (第1/4页)

相比于少男少女的崇拜和大叔大妈的怜爱,处于中间层的那群为生活而忙碌奔波的上班族的认可,是最难得的。他们通常是最清醒的,最乐于寻求真相的,最不容易被迷住的一群人,但同时,他们也是消费能力最强的,最能够一掷千金的,还有就是,最有话语权的人。社会的中间层,同时也是中坚层。

有了程文佳的力挺,再加上谢克的医术高超本来就已经深入人心,现在网络上对于谢克的评价基本上是一面倒,全是赞扬之声。

名声倒还是其次的,最为关键的则是肌肉抑制型副交感神经丛麻痹症这种病症的科普得到了极大范围的推广。本来按照谢克的计划,要先收集足够的病例,发表论文,然后碾转各种医学论坛,将这个病症介绍给各位医生。然而即使医生们接受了这种新病症之后,还要进行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才能令广大群众获得认知。

这一过程原本会是复杂而漫长的,但现在情况却完全反转了。

不需要那一大堆的证明和依据,跳过了繁琐的传播途径,直接令最后的目标群体——广大群众接受了这个新的病症和治疗方法。而这种情况直接带来的好处就是,谢克的病例收集至少不用发愁了。

谢克设计的问诊单公布以后,有很多曾经并且直到现在还在受这种病困扰,却因为诊不出正确的病因而无法得到治疗的病人陆续找上门来。

和程文佳一样,这些人里面能够住院治疗的人,快的只需两周,慢的也最多三个月,都被谢克用低波红外加热法配合电流刺激治愈了。

谢克一个人根本不可能负责那么多病人,而且市一医院的病房也住不了这么多人。他把这套治疗方法先是教给了市一医院的其他医生,后来又一传十十传百地几乎每家能够拥有这种设备的医院都可以治疗这种病了。

虽然具体实施治疗的人并不是谢克,但是几乎所有被治愈的病人首要感谢的却是谢克。这种情况很可能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直到人们彻底忘记这个发现并命名,而且还同时设计出治疗手段的人——然而在那之前,谢克的名字已经被冠在综合症之前来纪念他的贡献了。

那些早就收到过谢克发送给他们的问诊单的人,此时不知道有多后悔没有早一点使用起来。否则的话,就算不像谢克那样在普通人中也赫赫有名,至少可以在遇到同行的时候炫耀地说一句:“瞧,我早就接诊过这种病人,在这种病还不广为人知的时候,我对于它的普及也是有功的!”

在此期间,谢克跟在蔡天桥后面,去附一院用立体定向伽马刀放射系统为那个痴笑型癫痫的小姑娘做了下丘脑神经元错构瘤毁损术。他表面上使用了从李时光那里批发来的微电极记录器定位靶点,暗地里却用自己虚幻的手指直接在病灶处标记了三维空间坐标。不过虽然如此,微电极记录器也还是比一般的影像学定位要精确许多。所以蔡天桥倒是对这套东西的使用饶有兴味。

本来这样一件小事,并不会掀起什么水花,但在这谢克站在浪尖的当口,再加上那位母亲的感谢,竟然引来了大批记者报道。

与此同时,李秋华的官司也很快就开庭了,有了医疗事故鉴定小组的肯定,做错事的医生自然得到了他应该得到的惩罚,而李秋华儿子的手术也很快就在谢克的主导下进行了。

术后恢复良好的少年,被转到神经内科继续接受血管炎的抗感染治疗,经过复健后,四肢的麻痹也完全康复了,当然此为后话。

因为颅内高流量血管搭桥的难度很高,谢克的手艺再一次引发了各位业内人士的惊叹。

同样是缺血性脑梗死,烟雾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颅底动脉进行性狭窄以致闭塞,伴大脑基底异常纤细的新生血管网形成,以及广泛的颅内外动脉之间形成血管吻合为特征的脑血管病。造影显示为网状毛细血管影,从片子上看就像是一团发散的烟雾,所以得名。

烟雾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各种方法重建缺血区的血液循环通路,预防脑缺血和避免异常、脆弱血管网破裂导致的颅内出血。虽然无法针对病因治疗,但是这仍然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

问题就在于那些血管又细又脆弱,手术难度太大。

谢克血运重建手术完成后,他的用时短和损伤小的特点一下子就让大批需要动手术的烟雾病患者找上了他。而且他还真的成功了。目前为止,谢克做的手术里面,还没有失败的例子!

这么多事件全在一个时期里爆发出来,谢克的声誉就像坐了火箭一样蹭蹭地涨,不断地刷新高度。

虽然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