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年 (第1/2页)

好书推荐: 嫡妻难惹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是着名的送别诗《别董大》的前几句。程凯上小学时背到这两句诗还不甚理解,得到了中学才明白其中的深意。

虞仲翔,尽管你是被孙权一怒之下流放到了交州,但是你就放心的去吧,天下有识之士都是理解你的理念的,都是你的知己。

此之一去,天下还有哪个人不知道你的大名?

虞翻还没有走上船,便听到了身后程凯吟诵的声音,脚步不由一顿。静静地听完整首,虞翻扬天长笑几声,也不回应,慢慢地登上小船,进入了船舱。

但是船夫却分明看到了那精神矍铄的老者,脸庞流下了两行略显晶莹的泪珠。

……

回去的路上,程凯想了很多,关于这个风云际会的220年。

历史上的220年,发生了很多事情,也造成了很大很大的印象。

首先,年初,也就是不久前,关羽败走麦城,兵败被擒,最终战死。当然,这个世界因为程凯的出现发生了改变。

紧接着,一手策划了荆州之战,帮助江东抢夺荆州大地的白衣渡江的吕蒙,在得到孙权夸赞之后不久病危。

之后,便是3月(阴历正月)曹操病逝。曹操的头风病始终没有得到缓解,终于同样病死在床榻之上。

再之后,12月份,继任曹操魏王之位不久的曹丕在镇压了自己的几个兄弟,稳定了王位之后终于按捺不住,废了汉帝,自认正统。

最后就是刘备势力内部,因为关羽阵亡导致了一系列动荡,刘封死、孟达降魏,上庸地区被魏国占有。

220-223年,一大批三国时期的顶级文臣武将病死床榻,让后人不胜唏嘘。

不过,如今既然是灵气复苏的时代,所有文武的身体素质都得到了加强,应该不会像历史上那样因为多年征战导致的身体暗伤爆发,病死床铺了。

而且,关羽也在自己的努力之下,应该是安然回到了益州,这同样也是一大变数。

但是,还有很多事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之下,很难发生变化。首先便是荆州,还是如同历史上那样呗曹操和孙权瓜分,而且同样还是孙权占据了绝对的大头,曹操只是跟着喝了点汤而已。

而刘封和孟达,也只能在死亡和背叛之间二选一,没有其他的可能。因为就关羽的性格而言,根本不可能原谅这两个见死不救的小人。

或许他们有这样那样的考虑,关羽一直都知道,但是一直不以为意。可是这一次,他们为了自己的一点想法,对于自军的求救置若罔闻,使得关羽不禁面临生死危机,更被迫放弃了在荆州的最后一座城池,彻底断掉了反攻的希望。

那关羽就完全不能忍了。所以,刘封和孟达,不是死,就只能选择背叛。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汉室的存亡。这一点就连程凯,也无法预料。曹操若是不死,并且又有了漫长的生命,是不是还不想背负骂名,是不是还能遏制住欲望,这是谁都想不到的事情。

当然了,那些跟程凯也没有多少关系。程凯现在也只是孙权帐下的小将,孟达好歹也是上庸大郡的郡守,远远不是自己可比的。

自己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招兵买马。毕竟孙权只是给了自己一个空头支票,空有头衔,手底下却没有兵马,自然不行。

没有兵马,不用说以后有了战事,自己基本得不到立功的机会;甚至一旦有事,自己都无法保证自己的安全。

尽管说三五千兵马的作用可能也未必就能有多少,但是手下有人,心中不慌。实在自己应付不了的时候,有三五千人,起码能给自己打个掩护不是。

虽然这样好像有点无耻,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是理所当然的。与士兵同生共死,那是将军的职责。但是在败局已定之时,大难临头各自飞也没有人能指责你的选择。

尤其,当你丢失的是你自己的本部部曲,而不是大战时主公临时调给你的士兵时,那就更加没有压力了。

只不过,练兵难,养兵也难,在带兵与自己强大之间寻找到一个完美的均衡点,同样很难。

单独的武者,在没有强大到一定境界之前,或许比单独的士兵战斗能力更强。但是如果是十人、百人、千人乃至更多武者与士兵发生碰撞,那士兵组成的大小军阵只需要付出很小的代价就能将个体战力更强大的武者镇压。

这就是军阵的能力,也是灵气复苏之前的强者们不敢肆意妄为的关键原因。尽管进入灵气复苏时代之后,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