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太史慈之死 (第1/2页)

好书推荐: 掌元时空 特警乱明

“怎么,世民兄是不相信恪吗?”诸葛恪听到了程凯的喃喃,看起来有些气愤地质问。

“这……”程凯挠挠头,“说实话吧,凯并不敢相信世家的势力能够达到如此的地步。”

“世民兄所言,恪明白。事实上,当时恪十六岁那年第一次从父亲那里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同样也是不敢置信。毕竟,我诸葛家,也曾经是琅琊望族。但是,后来,家父给恪讲了一个故事,不知道世民兄可有兴趣?”

“既然元逊兄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那凯自然洗耳恭听。”程凯笑笑,你都这么说了,自己怎么可能不听呢,虽说自己确实也是有些好奇。

“当初孙伯符带着三千人马横扫江东,未逢敌手。但是事实上,无论是刘繇还是王朗,都不是江东本地人,而是汉室委任的官员,手下并没有多少精兵强将。即便是后来的严白虎,也不过是投诚的山越,更是与世家毫无瓜葛。”

“因此,世家们当时都是作壁上观,对孙伯符和江东诸侯的战争两不插手。所以孙伯符扫除江东,没有遇到半点阻碍。”

“唯独遇到的一点障碍,便是在刘繇那里。刘繇帐下有一员小将,乃是青州东莱人,向来不得重用。但是没想到,此人其实武艺非凡,不在孙伯符之下,只是无处大展拳脚罢了。后来孙伯符与此人大战两日,不分胜负,由此也结下了深厚的情义。”

“孙伯符荡平了江东后,与世家翻了脸。但是,在世家的种种策划之下,孙伯符不慎被小人刺杀。之后,主公为了稳定局势,想要与世家妥协。但是那个男人,却因为孙伯符的死亡更加愤懑,不甘心如此。主公有他的支持,也有了坚持的资本。”

“但是,后来在一场无关紧要的攻城中,跟随他许久的一个亦仆亦友的亲兵向他报告,主公命令一个时辰内必须攻克城池,紧接着那位亲兵突然被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冷箭射杀当场。愤怒的他当场就提着双戟奋力登上了城墙。”

“没想到的是,在城墙激战之时,又一道冷箭射来,虽然仅仅只是擦破了一点皮,但是那箭头之上却透着幽绿色的寒芒,分明便是剧毒。那场战斗之后,不久,他便黯然陨落。而主公,也只能下定决心妥协。”

“世民兄,你知道吗?”诸葛恪肃杀的脸庞满是杀气,“当时家父一直跟在主公身边,主公根本没有下过这样的军令,这一切,都是江东世家策划的!而那个亲兵,则是隐藏许久的棋子。”

程凯沉吟片刻,问道:“那位将军,应该就是‘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的’太史子义吧?”

诸葛恪轻轻点头,“不错,正是太史将军。恪还以为这么久过去,除了江东的天下人已经忘了将军的大名。想来,若是太史将军知道的话,也能够含笑九泉了吧?”

“元逊兄说的这些,凯不是不相信,”程凯有些纠结,“但是,如果世家的渗透已经到了这个地步,那主公和大都督等人,如何又能维持到这个地步呢?”

“妥协,还有制衡。”

“妥协?”

“不错,”诸葛恪颔首,“主公妥协,不去动那些世家的利益。而世家也同样妥协,认可主公江东之主的地位。事实上,在世家的眼中,无论是谁当这江东的主人都是无所谓的,只要他们的利益不受侵犯,他们也不会非要推翻你。”

“而且,世家内部也是存在斗争的。四大家族盘旋江东之地数千年,其中还牵扯了两次灵气复苏时代的战争,怎么可能没有仇恨?所以我们也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制衡各方,以防止哪一势力采取过激的行为。”

程凯点头,内心已经认可诸葛恪的说法了。根据自己的历史知识来看,大多数世家却是是不在乎主人是谁的。他们也没有太多争霸的雄心,最多也只是投资一方雄主,混个从龙之功罢了。

汉朝时一个亭长建立的,唐朝李家也只是崛起迅速的豪强,隋、宋两朝也都是武夫混成将军,然后篡位,明朝也是一个和尚打下来的。

而其背后的那些豪门呢?老老实实地待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谁打过来了,咱就投靠谁,只要你不打死咱就行。

这就是古代世家的生存之道。不求那至尊的位置,因为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是不会覆灭的。但是如果甘心只做一地世家,只要没有意外,却真的能够绵延数千年、上万年。

要不然为什么说世家都是些害虫呢?扎根在一个地方,苦心经营,即便势力再小,只用数十年时间,下面又该掌控着多少人心?

更不用说这个世界的世家,早已经延续数千年,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