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老王,败了 (第1/2页)

好书推荐: 本命三国

长安城足足经历了大概一个月的动荡时间,总算是在朝廷军队的维护下重新回归了平静。

而且这次动荡本身就没有对百姓造成太大的影响,反而因为世家倒台,让长安城附近空出了许多的土地和交易市场,因此让整个长安城的集市变的更加繁华了。

不过虽然长安城是平定下来了,但大唐其他地方的战火,却才刚刚点燃。

“郑氏没有派人过来投降吗?”

“回禀陛下,我们并没有碰到郑氏的使者,而且据探子回报,郑氏还在荥阳聚齐了大概两万的人手紧急加建城墙,准备和我们一直做抵抗,企图拖延时间,出现转机。”

“哈哈,拖延时间,拖延时间有什么用,他们聚齐起来了反而还更好,省的俺老朱一个个的地方跑,完全就可以在这里一锅端了。”

经历了将近一个月的行军,最先出发的选择了淮南道的老朱已经到达了自己这次出征的第一个目的地。

五姓七望之一的荥阳郑氏的大本营。

荥阳,位于当今的河南一带,而老朱选的淮南道,也恰巧的管辖着当今河南的一部分区域,因此郑氏确实是老朱的盘中餐。

同时荥阳郑氏作为淮南道最大的世家,老朱不拿郑氏开刀那拿谁开刀?

荥阳郑氏,他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郑国,然后在后面的几百年间里面虽然有衰落,但是在东汉末年,以郑当时一脉的郑浑、郑泰等人为开始,郑氏又逐渐发展为高门望族。

而在隋唐时期,郑氏更是发展为隋唐顶尖世家之一,直到科举制在天下盛行才开始逐渐没落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郑氏不行,而是在科举制的铁拳下面,所有的传统门阀世家都开始没落,并不是单单郑氏一家。

荥阳郑氏,在唐朝时期,足足有十一个人为宰相,其余节度使、将军、司马、参军更是多的无法细查,由此可见郑氏的实力到底有多强。

“走,我们现在一路打过去,看见像是探子之类的人直接先动手抓起来,等审查清楚了之后确实是清白的再放了,还有,不要伤了平民无辜百姓,俺可不想因为这个让老李找俺麻烦。”

听到老朱的话,他手下的几位将军相视苦笑了一下,然后对着老朱说到:

“陛下,你有所不知,在我们的前方,郑氏把所有的百姓都已经给迁走了,现在我们的前方就是一片无人之境,别说伤害百姓了,我们就是找也找不到一个啊!”

“这样啊,那就更好了,干脆直接开始全速行军,给朕把你们的架势都摆出来,打这么一群乌合之众,朕要给他们来一个先声夺人。”

“是。”

一路前行,老朱的军队没有遇到一点像样的抵抗,而那些探子之类也是一个都抓不到。

因为那些探子完全就不用靠近探查情况,他们大老远的就可以清楚的看到老朱的浩大行军架势了,因此一个个都趁老朱还没靠近就跑开了。

...........

“已经到了,怎么样,对面还是没有丝毫反应吗?”

“是的,陛下,对面现在还是紧闭城门,不仅没有丝毫声响,就算是我们派人过去叫骂,对面也仿佛没有听到一样,丝毫不做回应。”

“哼,骂不动就不要骂了,浪费口水,直接开始攻城吧,这次把朕的新军调过来,朕要试试威力到底如何。”

“是。”

看着眼前这座第一座出现的城池,它的城墙既不高,墙砖也不厚,再加上城墙上隐隐落落的那几个身影,老朱实在是想不通。

你们认为你们可以凭什么东西打败我的五万大军?

莫非你们也开挂,等下是会有天降奇兵下来打败俺呢?还是来了一个扎着两个小辫子的魔童呢?

...........

“王大哥,你害怕吗?”

“你这不是屁话吗,当然害怕了,但害怕也没办法啊,俺家里的婆娘和孩子还要等着吃饭呢,这狗日的郑家,把所有的粮食都收起来了,逼着我们为他卖命。”

“哎,王大哥,等一下打完了仗,回家的时候你到我这均一半的口粮过去吧。”

“啊,小宋,为什么,你的口粮也不多啊?”

老王虽然有点疑惑,但内心更加感动,因为小宋平时就对自家特别好,特别是对自己的两个儿子,那简直跟对亲生的一样。

只是没想到,到了如今危急的时刻,小宋居然还能记得照顾自己家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