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一发歼星炮,175亿吨当量 (第1/1页)

幽暗。 这是宇宙的背景色。 空旷。 这是宇宙的主题曲。 任何事物的诞生和毁灭,都只是这张黑布上的点缀。 经过700多年前的事情之后,整个地热文明开始收紧防御,它们一直都在等待着敌军的来袭。 只是等了这么久,敌军依旧没有到来,使得它们的防御从原本的倾巢而出,变成了三三两两。 从太空中看去,整颗行星的四周只有数十艘飞船在巡逻。 离行星较远处还有几艘作为提前防御。 这是属于生物的惰性。 来源于最底层的能量消耗逻辑。 只要生物偏向于节省身体能量,那么惰性就会存在。 整颗行星比近千年前要亮上许多,更多的建筑在行星上拔地而起,甚至开始不再依赖于火山。 这还要归功于绝对零度导弹。 让这个文明在几百年的时间中被动摆脱了对于地热的依赖,全面转为核能发电。 外部的威胁是文明进步的最好阶梯。 这句话果然没有错。 人类之所以能够发展得那么快,也是因为人类文明的特性——无休无止的战争。 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人类的战争史! 就在行星上所有生物都因为数百年的安稳而懈怠的时候。 一束光芒从远处亮起,射中地面上的一个巨型水晶球。 这水晶球被光束击中之后内部的结构立马将光芒均匀分散,使得整个水晶球变成了一个硕大的灯泡。 周围数百公里范围内都能看见这水晶球发出的光芒。 顿时。 混乱乍起。 无数战舰开始准备升空。 亮光从星球表面朝着太空中射出。 该文明通过光芒几乎在半个小时内就确定了敌人的方位和距离。 地面上数以万计的炮台开始调转。 该行星本身并没有大气,所以它们的武器可以直接在地面发射。 而且由于是激光武器的缘故,也不用考虑引力带来的影响,这使得它们可以将整颗行星作为一个堡垒。 它们调教方位,然后在几乎十分钟内就开始攻击。 一道道光束升空,每一道直径都超过20米,长达700米,宛如一柄柄巨大光剑,让人恍惚间分不清究竟是科技还是魔法。 …… 星空中。 若游弋巨兽般的飞船以扇面的方式铺开。 最前方的是巡星舰和驱逐舰。 激光武器本身是光,而光作为本宇宙最快的到达物理极限的速度,完美的光学武器就如伽马射线般在来临之后才能发现。 所以就正面而言,严夏是发现不了对方激光的。 只有在对方激光击中自己的时候,才能感知到对方发动了攻击,从而通过本身方位的预判来实现躲避。 这是激光武器的bug之处。 好在,双方此时的距离足够远。 当第一道激光从一艘驱逐舰侧面4万公里划过的时候,所逸散出来的光子被Ella捕捉。 “敌方发动进攻了。” “而且规模不会小。” 严夏点点头,因为就短短两句话的功夫,已经有数百道激光飞过了他们。 同时,他们两艘战舰被击中。 “全面展开电磁盾。” 光、电、磁和化学中的许多东西,都属于电磁这个范畴。 激光武器可以被磁力场所挡住。 驱逐舰开始靠近。 当每一艘驱逐舰之间的距离小于100公里的时候,电磁盾展开。 磁力本身有互相吸引的特质,Ella利用了这个特质,驱逐舰展开的电磁盾在这个距离下可以相互连接在一起,若铁索连舟一般。 严夏在主舰内看向外面,只觉得那几艘驱逐舰只是靠近了一些。 电磁盾并不会像电影中那样闪烁着电光,只有在仪器上才能看到这特殊的盾牌。 当电磁盾展开的大概十秒钟之后,一束激光击了电磁盾。 按照常理来说,光并不受磁场的影响,但严夏观察到的结果是电磁盾亮了起来,变成了肉眼可见的电网。 “这是怎么回事?” Ella解释道:“电磁盾阻挡激光并不是用的磁场本身,而是光电效应和德尔布吕克散射。” “电磁盾中被释放了许多电子和特殊的原子核,电子可受到磁力影响均匀分布在电磁盾上,磁力虽然无法阻挡光子,但是电子却能,原子核产生的电场也可以干扰光子运行。” 整面数百公里长的电磁盾亮起。 舰队就这样顶着这样一面光盾前行。 他们现在距离敌方行星只有3个天文单位,以第一舰队的速度,接近对方行星只需要5天时间。 “既然敌人做了欢迎,那么我们也要为他们送上一份礼物。” 严夏下达指令,命令战列舰和巡星舰发射绝对零度导弹。 在太空中不受引力和空气阻力影响,高速射出的炮弹可以和飞船本身的速度相叠加。 导弹发射的3天后顺利到达敌方行星外太空。 小型绝对零度导弹的触发方式和之前不同,当环境温度提升到-100摄氏度或者撞击到物体的时候,就会自动引爆。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