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豆腐发家 (第1/2页)

做妖有什么好的,做神仙才好,起码不用被打死,夏莞在心里嘀咕着。 大半个月后,连绵不绝的雨停了,天气开始回暖,海水打在身上也不再那么冷。 夏莞将肉类做成肉干,剩下的板栗和山药煮熟,当做干粮,葫芦灌了满满的水,准备在路上喝。 那些没有用完的布匹,和没吃完的肉,通通被孙悟空送去给猎户。 为了不引人注目,孙悟空把东西放在猎户家门口就躲起来。 直到看见他们收了东西,又兴高采烈的对着山的方向拜了又拜,才离开。 当一切东西准备好后,他们开始继续航行,前往寻找菩提祖师,拜师学艺。 经过一个冬天和春天,夏莞总算是长高了一丢,她现在是十三岁的模样。 孙悟空还是老样子,没有什么变化。 启程之后,他们没有遇上什么大的风浪,一切都稳稳当当的。 期间在漂泊的过程中,他们看见有人在沙滩上卖艺。 孙悟空一时好奇,死活要上岸,夏莞拉都拉不住,没有办法,只能依着他。 等上了岸,孙悟空又如电视剧里演的一般,戴别人的帽子,穿别人的衣服。 还把正在卖艺的人,吓得四散奔逃,顿时人们慌做一团。 这次夏莞早已用头巾包住了头发,人们看不见她的白发,也就不怕她。 可若是让她上岸进城,她是万万不敢的,万一遇上什么秦兵,她就完了。 见着人的孙悟空,犹如放出家门的狗,夏莞根本就约束不到他。 他倒是个胆大的,独自进城,在城里面到处乱逛,夏莞跟在他后头,不停的劝阻他。 最后他倒是厉害了,说要在城里住下,寻找真神仙。 夏莞心里那个苦,城里哪有什么神仙,势力小人倒是有一堆。 或许是孙悟空的男主光环过于强大,居然没有遇上什么查身份的秦兵。 人们见着孙悟空,只当他是一只野猴,前提是他不要开口说话。 起初大伙儿对他还有些兴趣,到后面也就习以为常了。 时间一长,大家也就知道孙悟空是夏莞养的大猴子,知道他是个有主的,就更没人理他了。 孙悟空死活要留下,夏莞只好把那张完整的豹皮拿去卖了,一共卖了二百二十个金币。 (秦朝的货币不是银子,是金币、银币、铜币、铁币、布币和银票。) 夏莞将钱换成银票揣在兜里,每日随身携带,后来她在城外赁了一套小院,开始过正常人类的生活。 虽然有了钱,但是坐吃山空那是不行的,夏莞让孙悟空去山上采果子,她再拿到街上去卖,换取生活。 直到某天,夏莞卖完果子,看见城门上的沛县二字,心中顿时震惊不已。 好家伙,这可是刘邦的老家呀。 这个世界难道是因为她的穿越,所以才被搅得乱七八糟吗? 按理说,《西游记》中怎么会有这些?完全就是乱了套呀。 夏莞搞不清现在是个什么状况,她一个平民小百姓,只能顺势而为了。 连续卖了几个月的果子,夏莞又觉得卖果子来钱太慢。 开始研究一种新的吃食,豆腐! 这个朝代可是没有豆腐的,她若是把豆腐研究出来了,还不得大卖特卖。 磨豆腐用的磨子,夏莞是做不出来的,她与猴哥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孙悟空一听,这还不简单。 过了几日,孙悟空就将磨子给她做出来了。 虽然做工粗糙,还经常出现小问题,但是也不是不能用。 夏莞去木匠那里,打了几套定型豆腐的模具,又买了十几斤黄豆,开始做豆腐。 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 起初磨豆子的时候,夏莞连试几回都没成功。 后来才想起来自己没放卤水! 现代做豆腐的卤水材料买不到,但是石膏在这个时代还是买得到的。 如今秦始皇还没有开始沉迷修仙,而石膏目前用作建筑材料。 夏莞当即买了一小点石膏回来试用,果不其然,加入适量的石膏,豆腐立马就成型了。 见自己一举成功,夏莞为了以防万一,又买了几十斤石膏回来囤着。 谁知道他们会在这里住多久。 先买了放着,以防万一也好,万一老祖宗要修仙,石膏可就买不到了。 石膏是炼丹的材料,一旦老祖宗炼丹,石膏就成紧俏商品了。 豆腐制成的那一刻,夏莞最先试用,万一有毒也是先毒死她。 吃过之后,除了口感没有现代的那么细腻,有点粗糙以外,其实还是挺不错的。 毕竟秦朝时期什么都没有,连炒菜的铁锅都没有。 就连日常能吃的吃食都只有那么几样,如今有个豆腐怕是得掀起满城风雨。 当夏莞第一天出摊卖豆腐的时候,她特意带了一锅煮好的豆腐前去做试吃。 在开摊之前,她很有眼色的送了几块豆腐给县令大人,包括捕快头头也有。 现在的刘邦还是个小混混,万一他来掀摊,自己也有个靠山。 事实证明,夏莞的先见之明,是很有必要的,刘邦果真来她的摊上找事。 给了一块豆腐还不知足,还对夏莞言语调戏。 路过的捕快头头,今儿个正收了夏莞几块豆腐。 如今收了人家的礼,不帮忙做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