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让你认一位义女 (第1/1页)

虞听晚一时顿住,她只见过三皇子寥寥几面,印象中的确安分顺从,如同羔羊。 但裴执说他心术不正,虞听晚便觉得,赵衡恐怕的确不怎么样。 “郡主,你长兄耳目灵通,许是知道些什么,才这么说。” “才不是呢。”裴姝有些委屈,“长兄一直厌恶我,对赵衡那是恨屋及乌。” 虞听晚不知该说什么好。 “郡主,你与魏王一母所出,他又怎会恨你。” “他关照我,是因长兄的责任,容忍我,是因我是女子,威胁不到他的王位。” 裴姝喃喃自语,压根不管身边的斩龙卫,左右这些话她在长兄面前都说过。 “他容忍我胡闹,也只因我做什么都徒劳无功,我此生和赵衡都不可能。” 虞听晚不明白为何裴姝如此执着于三皇子。 “可你长兄待你终归有所不同。” 至少和对待临淄侯裴溯不同,同样是对魏王尊敬不足,临淄侯被打压的终日买醉。 裴姝忽然想起虞听晚似乎也有个兄长。 “贵妃,你兄长待你如何?” “我兄长一向对我百依百顺。”虞听晚嘴角浮起一抹笑。 “真好,”裴姝喃喃,“若我们换个兄长就好了。” “那郡主恐怕就过不上如今的自在日子了。” 虞听晚声音淡淡,长安权贵畏惧裴姝,皆因她父兄。 “自在什么?动不动禁足,难受死了。”裴姝抱怨道,“算了不提这些,我有些饿了,我们吃火锅好不好?” “火锅?” “是啊,谢五娘弄的。”裴姝叹了口气,“真想念她,可惜她嫁给沈季渊,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虞听晚忽然想起临别时谢萱的神色,问道:“她怎会嫁到沈家?” “许是谢家的安排,我也不知晓。” 裴姝命那些婢女拿食材,嫌她们太慢,干脆自己动手。 裴姝在关雎院待得开心,吃饱喝足后,见外头天已经黑透才依依不舍离开,临走不忘说明日再来。 魏王书房内,裴执静静听着斩龙卫禀报关雎院内的事。 “明日再来?”他气极反笑,“她整日没说孤一句好话,竟以为明日还能踏进魏王府。” 禀报的斩龙卫默不作声。 裴执踏进关雎院,猛然见虞听晚坐在窗边,嘴角带着浅淡笑意。 若能让她开心些,裴姝来便来吧。 他神色带了几分自嘲,“听裴姝骂了我一整日,总算心情好些了?” “自然不是。”虞听晚顿住,为裴姝辩解:“郡主只是太喜欢三皇子,一时有些怨怼,并非真的骂你。” “你倒也不必为她开脱。”裴执拿起茶盏,品了一口道:“她一遇到赵衡便格外蠢钝,我一向懒得和蠢货计较。” “许是三皇子有什么过人之处……”虞听晚见他脸色难看起来,便不再说下去。 “裴姝幼时,我与父亲行军在外,她则留在长安,三皇子与她年纪相仿,一来二去便叫她惦记到如今。” 虞听晚若有所思,这样她倒是能理解些裴姝。 “青梅竹马的情谊,的确与旁人不同。” 裴执放下茶盏,云淡风轻问道:“你也曾与谁,有什么青梅竹马的情谊么?” “没有。” 陵吉除了她兄长,没有哪家子弟有才名,倒是动辄张口闭口仕途经济,她不愿与之来往。 “我曾两次路过陵吉,子弟多是平庸之辈,配不上你。” 裴执嘴角泛起一丝笑意,“不过陵吉倒是好地方,晚晚,待大婚后,我陪你一道回去,祭拜你父母。” 听见那声“晚晚”,她眼皮一跳,呼吸一滞,最后抿唇不再说话。 月朗星稀,从凉州到京城的官道上,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日夜兼程赶往长安,扬起的飞尘远远望去如大雾弥漫。 “玉书,现下到哪了?” 一名面容清丽温婉的女子撩开车帘,温声细语。 “清……殿下,快到司隶了。” 张玉书一路上骑马护送,唯恐有刺客,一刻也不离开赵清的马车。 他率军逼近北胡时,对方未曾想到魏王会动真格,北胡贵族们已经同意交出赵清,偏偏单于不愿意。 待张玉书率军兵临王城下时,北胡的大贵族们软禁了单于,将赵清送回去求和。 裴执下了军令,见好就收,北胡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莫要穷追猛打。 张玉书退兵后,命新婚燕尔的张霁留守凉州,自己则回京复命。 也是请一纸赐婚圣旨。 “玉书,这么多天了,你也回马车内歇会。”赵清轻咳了两声。 张玉书一向严肃沉默,此刻却微笑道:“殿下,臣是武将,这点路程不算累。” “我没想过你会做武将。”赵清眯了眯眼,想起当年的事情,“你说要在长安开家胭脂铺。” “少不更事时说的,没想到殿下还记得。”张玉书耳根泛红。 “的确,关内侯的儿子,怎么可能做个胭脂铺掌柜。”赵清好像也在嘲笑少年时的胡言乱语,“你若真去做胭脂,恐怕连亲事都说不成。”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