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谁告诉你,我永远不会后悔? (第1/2页)

裴执双眸紧紧盯着手背,喉咙发紧。 他担心晚晚不想听他说太多话,故而没说,何况她也猜的差不多了。 但此刻,他嘴唇动了动,轻声道:“韦家有谋逆之心。” 虞听晚顿时转过头直视他,这话说的骇人,裴执登基前那些吴地和幽州士族死的还不够惨么,就算有人不满他定下的国策,也只敢暗中对旁的人较劲,譬如对平阳侯,譬如对朝中寒门士子,谁敢真把主意打到天子头上去。 裴执手指抚着怀中人脸颊,语气平静,将韦家做的事说与她听,特意抹去了韦平今早所言。 虞听晚怔怔看着他,半晌后抿唇道:“令卿,你开科取士本就涉及士族利益,韦家又无小辈在朝得重用,自然暗地里使绊子,可一无私藏兵器二无私铸礼器,说不上谋反。” 她自觉将话说的委婉,毕竟是老臣,就算裴执想夷其三族,也得找个正当理由。 在幽州开杀戒是为平叛,在吴地是剿灭叛贼,何况天下刚刚太平,就把昔日老臣全家送去见先王,难免闹得人心惶惶。 “缁衣校尉派人去查了。”他声音发冷,“但凡抓到一丝把柄,都够用了。” 虞听晚低下头,陡然听见他道:“那几个士族心底恐怕恨我入骨,我让他们躺着也能入仕的好日子到头了。” 裴执语调平静,看着怀中人,“晚晚,倘若我说,二十年后,除非袭爵,纵使勋贵之家,想要入仕也必须通过科考,否则只能靠荫庇做个不入流的散官,你会不会觉得太过激进?” “我抛下数百年惯例,弃士族而拔擢寒门,恐怕他们为了骂我,笔杆子都快摇断了——” “不会。”虞听晚忽然打断他的话,指尖微曲,无意识地在他手背打圈儿,似在思索措辞,殿内除了灯花爆鸣声,别无它响。 “此事功在千秋,纵使一时骂名,后世人也只会感念你。”她胸口起伏,仍旧没有看他的脸,“甚至一时骂名也不会有,笔是什么很尊贵的东西么?只有士族才配拿,只有世代簪缨的贵族才配用?笔握在天下读书人手里,而非士族手中。” “天下人都有嘴,都有手,那就都能念诗书,写文章,没有贵贱之分,入仕本就该靠才学,而非门第。”她轻言细语道:“至于什么祖宗成法,古今时势不一,古时开战前还要行礼呢。” 一身玄色衣衫的男人嘴角噙笑,看着怀中人脸色绯红,朱唇一张一合,吐出的每一句都让他很舒心。 他心中闪过一丝念头,硬生生咽下到了喉咙的话,低声道:“可惜并非谁都是你身边的长御,没有晚晚这样的师父。” “不需要我这样的师父,天底下有的是沧海遗珠,自学成才,长安权贵子弟听大儒讲经是学,庶人行于乡野观五谷习性亦是学,学无高低。” “我知道。”裴执神色微动,反握住她的手,轻轻捏了下,“你方才说这样多,是不是觉得我有动摇的心思。” “没有。”虞听晚垂下眼眸,“你下的政令,何时收回过?你是永远不会后悔的性子。” 陪他处理政务的日子里,她便知晓,他从不会动摇,从不会怀疑自己在国事上的决策。 她嘴唇动了下,“我只是想说,后世人不会因为此事骂你,倘若有朝一日真能做到唯才是举,这是你的功业。” 裴执沉默半晌,他知道虞听晚的想法,经史子集多藏于士族之家,流于市面的典籍价格高昂,又错漏百出,她在襄阳时校勘批注,虞修昀让人送到府衙中,那些士人可以分文不花借回家抄写,五日后归还。 她既然做这种事,自然会百般赞同他的做法。 他就是想听她亲口说。 “你既然安慰我,为何不抬头看着我说。” 陡然传来这句话,虞听晚反倒身子一僵,丝毫没有昂首的意思,眼睛忽然被捂住,她下颌被轻轻捏着抬起,嘴唇覆上柔软触感。 半晌耳边才飘进一声轻叹,“谁告诉你,我永远不会后悔?” 直到被抱上榻,她都神情恍惚,黑暗里睁着眼睛,身边的人显然也醒着,最后裴执实在没办法,把那个效果堪比迷香的安神香点上了。 “你……”虞听晚眼皮开始变重时,问道:“你明日不上朝了?” “明日休沐。”他语气平淡,手指勾着她一缕头发,“往后继续用这个香,免得你想起我在身边,就彻夜难寐。” 次日辰时,裴执先醒了,甚至没在椒房殿用早膳就走了,虞听晚昨夜对他有多温柔和予取予求,今日恐怕就有多冷淡。 一连半个月,都到初夏了,他白日里坐在宣室殿,一次都没等到过椒房殿的人来找他。 他召太医丞来,问皇后的脉象如何,对方吞吞吐吐,小心观察着他的神色。 “朕问你话,照实说就是。” “没有好转的意思。”太医丞低着头,“娘娘的病,药石本就只是治标,况且,臣等能用的药,都用了。” 太医丞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没忍住,劝道:“臣看了娘娘近日饮食,补品也不宜多用,不少补品本就有药性,倘若药性相克,反倒不好。”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