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岳麓武林大会》 (第1/3页)

好书推荐: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门主跪在师父房门前,惭愧不已,万万没想到门主安排的迎接人马里混入了九部玄帐,一直在清理叛徒,可御虚门依然不断出事,这时他才知道,这些人早在卓宗仁执掌本门时就布置好了长线,连三才楼都感觉,九部玄帐下闲棋的功夫,从大宋未建立就开启了。那还要在陈长老的回忆里,半个世纪前的往事,也要重新提及。

太祖皇帝赵匡胤34岁做皇帝,先后平灭九州之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等政权,留下一个北汉给弟弟太宗赵匡义平定,49岁撒手人寰,从一个职业武将“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结束了半个多世纪中华乱世割据的年代。然而就在这半个世纪里,契丹一跃而起,成为北方少数民族扛把子,拿下幽云十六州,如今已是第六代君王治理北国,版本比大宋还要大三分之二,成为亚洲霸主。

在这期间,民间组织九部玄帐,渗透整个割据政权,有的三代都是间谍特务,平时不动,有时甚至忘了自己的身份,直到最近数年,九部玄帐开启亚洲新布局,为了大辽国吃下整个大宋,几乎全部出动,这就是上次耶律齐隆这位九部玄帐长老级别的人物,带领左右玄帐帐首围攻卓宗仁,明线暗线齐出动。

这之前呢?九部玄帐大本营不是在塞外江南嘛?当年耶律贤还亲自远赴塞外寻觅九部玄帐老巢,淳朴神异的地方高手遍地,可二十多年过去了,那里发生什么变化,致使耶律齐隆成了如今的话事人?

自从九部玄帐长老主事耶律苏去世,内部开始矛盾四起,结果耶律齐隆出山,成就顶级武道,集历代九部玄帐大成,这才敢带着徒弟,肆无忌惮地来到南朝御虚门三才楼,在最近战争乌云密布之际,看透天机,决定借机跟朝廷合作,一起拿下南朝。

而赵匡胤当年杯酒释兵权,开始重文轻武,武将后裔一部分不愿在朝为官,就在民间隐藏起来。后来契丹连年侵略,朝廷觉得义军可用,于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允许御虚门联络义军,江湖英豪齐齐出现。才有了最近十年大宋疆土南来北往的江湖格局。而赵匡胤本人和御虚门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就要说到岳麓无奈阁。

当初宋太祖驻跸岳麓,感山川形胜,楚地人杰地灵,于是吩咐始创岳麓书院,于岳麓山下橘子洲头,太祖皇帝举行阅兵,以震慑南国。后来岳麓山下诞生一大家族,习文练武,建立无奈阁,朝廷不可擅自管控,据说是太祖后裔,无奈阁中叹无奈,朝堂纷争谁又不是无奈又无奈,莫道祖父由此改姓,终生不侍朝廷,但是独喜武艺,于是和御虚门联系上后,在南国也是圣门大宗。每隔一定时间,无奈阁就会发出邀请,举行武林大会,接替华山归藏门,御虚门当家人自然知晓其中目的,因为这是周默梁的注意,他要干什么呢?

据说是为了报仇。

父母受伤,大家没有告知卓相如,因为芙菀的到来,他即将进入禁军做个将军,备战未来。

而王钦若,林特,丁渭,张逊,陈尧叟兄弟们接连收到东京一户皇家酒楼的请帖。

结束宴会过后,陈氏兄弟百般思量,跟辽国人合作那就背叛祖宗,打不过不至于投降,跟寇准仅是政见不合,不至于卖国求荣。其他人各有打算,不过在对付寇准这个人上,出奇的一致,那就是大家都觉得寇准当政,谁都没有说话的权利,他来指挥就好了,而寇准也真是这么认为的,他32岁就当了副宰相,可谓权倾朝野,于是纷纷担忧寇准乾纲独断,尤其是当今天子优柔寡断,更增加政敌们的担忧。

万一,大宋七十万禁军敌不过辽军,北方土地如何办?持久战大家准备好了吗?这是个关乎子孙后代的大事。于是京城议论纷纷,内忧外患,赵恒感到了压力,想起吕端临死前的嘱咐,“官家!如今局势,唯有年富力强的寇准,才能挽救大宋啊官家!”

刘娥道:“要不让寇准做宰相,跟毕士安一起辅政。”

赵恒伸手握住玉玺,“只怕以后我说话,不一定好使了啊?”

刘娥笑道:“有制衡不就完了,满朝士大夫,还怕找不到寇准的对手,放心吧陛下,如今主张进攻真能保佑陛下江山的还有谁呢?”

赵恒苦笑,“呵呵,也是,呵呵,也是。”说罢摇摇头,“哎呀……要是不打仗,朕一定能把江山治理成大唐盛世,只可惜,契丹,契丹,萧绰,韩德让,我跟你们没完!”

这边,岳麓无奈阁请帖已经下,御虚门主周默梁这就要出发了,天下大派齐齐前往,华山归藏门,东京四海楼,太湖等闲帮,先后到场。

曹锦龙室内告诉彭练,“御虚门不动我们,是我们还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