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第1/1页)

当晚。 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 让整个大夏京城,都是沦为了一片欢天喜地的海洋。 直至深夜。 依旧能听得京城之处。 换来阵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五年了! 五年了! 自宣帝驾崩,李镇慈禧当权,足足五年过去了! 说来可笑! 偌大的大夏,在这五年之间。 对外战争。 无论是匈奴,亦或是女真,还有其他国家。 这么多能臣名将,居然是难求一胜! 大夏南部。 安西之地,已经在天竺诸国叛乱之下,叛出大夏! 黄河以南,西南边陲。 大汉悍然出兵,夺取了大夏唯一一块高原之地。 也让大夏失去了阻拦大汉和天竺诸国侵扰的一块天然屏障。 河套平原为匈奴所夺取,大夏痛失一块最大的养马之地。 北部。 大唐的边界,已然从黄河,一路推进到了西凉! 女真崛起,夺取了大夏自山海关以北,大片领土! 高句丽时常犯边,若无浿水之天险阻隔,加之燕地燕王朱棣重兵镇守,恐怕高句丽已经占据燕地大片领土,足以长驱直入,对大夏京城构成威胁! 就连小小的倭寇,也时常侵扰,进犯大夏江南,京城沿海边陲。 不过五年的时间过去! 大夏的领土,已然缩水了一大截! 导致眼下的大夏,已全无纵深可言! 毗邻各国,随时可以调集重兵,威胁大夏京城! 今日匈奴,便是最好的例证! 五年,对于大夏八百年来说。 不过弹指一瞬。 然而对于身处这个时代的大夏百姓来说。 这五年,可谓度日如年。 想当初。 大夏何等强盛? 兵锋所指。 别说匈奴,女真,高句丽,倭寇此等宵小。 便是中原五霸,也避其锋芒! 大夏之威名! 谁人闻之而不侧目!? 一寸山河一寸血! 大夏先烈以自己的血肉,为大夏后代子民打下了这大好山河。 却在这短短的五年内,几乎被慈禧和李镇送了个干净。 曾经的威名,在此刻仿佛成了一个笑话。 曾经大夏人以大夏之名而自豪! 而今日,有何夏人愿在他国人前,提及大夏? 无他。 国弱而民辱。 自惭形秽而已。 但是今日一役! 如此酣畅淋漓的大胜! 却让京城百姓们,几近被打断的脊梁,又重新被扶了起来! 今日。 京城家家张灯结彩。 不知几人欢呼,几人流涕。 就连正在尽职尽责守护京城的十万将士们,腰杆也挺得笔直了许多,脸上多了几分自信的笑意。 一扫近日之阴霾! 而此刻。 大夏大营中。 众人也是一脸笑意。 白日一场大胜。 不但百姓士兵欢呼雀跃。 也让身居大夏高位的他们,原本吊着的心,总算是平静了下去。 当然。 也只是在方才而已。 “陛下,不可!不可啊!此计万万不可!” “如此,等于将德胜门和陛下,置于万劫不复之地!” “冒顿若铁了心,大举攻城,则德胜门和陛下皆是不保啊!” “一千兵力,如何能守得住!?” “陛下和德胜门若有丝毫闪失,臣等纵万死,却也难辞其咎啊!” 当是时。 曹操,司马懿,卫青,岳飞…… 无数的名臣能将,苦苦的劝谏着面前的李烨。 原因无他。 就在刚刚。 李烨做出了一个在他们看来,都是无比疯狂的决定! 抽调德胜门几乎所有兵力。 以德胜门为诱饵,继续吸引匈奴主力! 而其余各门,主动出击! 这是一个冒险…… 不! 疯狂的决定! 要知道。 经过北运河,德胜门两战。 那么多的匈奴大军惨死。 他们对李烨的恨意。 早已经沸腾到了顶点! 饮其血啖其肉,已经是不足以表达恨意了。 若德胜门当真有失,李烨这个大夏天子落到他们手中。 他们决计会将能想到的最为残酷的手段,都用在李烨身上! 面对众人的苦苦劝谏。 李烨这边,却依旧是一脸淡然:“诸位,可曾忘了,这京城之中,还不止我们这十万大军?” 当李烨一脸平静地说出这句话的时候。 现场众人皆是一愣。 沉默片刻后。 深深的看了李烨一眼,神色缓和之下,便不复多言了。 几天的激战下来。 他们以十万兵力,不但抵挡住了匈奴三十万大军。 还连战连捷。 致使匈奴损兵折将,死伤惨重。 太过顺利之下。 以至于让他们忘了。 这京城之中。 尚有十万预备军,未曾调动! 唯有这边。 袁崇焕一直低着头,犹豫再三终于是沉声道:“陛下,又如何能确定,这冒顿当真会上当呢?”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