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此次的科举是一次笑话? (第1/1页)

李烨目光灼灼。 脸上并没有丝毫的担忧之色。 世家的小技俩他有岂能不知道? 如果是在一般的情况下。 李烨或许还真的有头疼一下。 然而。 此刻在举行科举之前。 李烨可是使用招贤令的。 这个在李烨完成第一阶段的任务后奖励的金色物品。 这奖励可比普通玩家获得的什么刮胡刀,汽水之类的有用得多。 其效果李烨自然是再明白不过了。 使用了招贤令之后。 也就是说。 无论世家如何的横加阻挠。 这次的科举。 李烨都必定会得到两个金色名臣,两个金色名将。 以及五十位绿色品级以上的名臣或名将。 注意。 这还只是招贤令的保底而已 ! 如果再来一些意外之喜,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 对于这次科举。 李烨是一点也不担心。 因为在使用了招贤令之后。 无论世家如何阻拦。 这次科举的结果,都是已经注定了的。 而这边。 本来是有些担忧的张居正。 在见到了李烨脸上自信的神色之后。 也再没有了任何的担忧。 毕竟。 在经过了一系列的事情之后。 对于李烨这个刚刚继位不过几个月的大夏新皇。 张居正却是几乎持着百分百的信任。 因为他清楚自家这位天子的能力。 这么久一来。 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 几乎从来就没有失误过。 眼下。 李烨如此的笃定。 也让张居正担忧的心情,瞬间便是消散了大半。 朝着李烨再次的行礼之后。 便是直接的离开了御书房。 而这边。 在张居正离开之后。 李烨望向远方。 嘴角却是闪过一丝淡淡的笑意。 这群世家之人。 以为用禁止麾下士子报名科举方式,便可以搅黄李烨这一次的科举。 殊不知。 从一开始的时候。 便已经是注定了。 他们的谋划。 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而此刻。 京城。 此地乃是此次科举报名的现场。 按照常理的情况。 李烨此次科举,剔除了门槛。 只要是有才之人。 无论身份,都能参与此次的科举。 此时。 正值科举报名期间。 整个科举报名的现场。 不说是人山人海。 但至少也应该是门庭若市。 然而事实上。 在世家以及多方势力的干预之下。 天下几乎大部分的士子,都因为各种各样的情况,选择了观望。 并没有参与此次的科举。 能参与之人。 要么是没有和世家同流合污的寒门士子。 要么就是普通人家的士子。 或者。 干脆就是前来抱着侥幸心理,前来鱼目混珠之人。 大猫小猫两三只。 截止到现在。 此次科举报名的人数,依旧是少得可怜。 倒是现场。 有着不少的百姓,以及某些别有用心之人,在不住的围观着。 见得稀稀拉拉的报名人群。 不少人皆是缓缓摇头。 更有一些混在其中的世家、江南、西凉等地的探子,见得此等情况,是暗笑不已。 很明显。 这些人。 都是在等着看李烨和朝廷的笑话。 毕竟在他们看来。 在经过了他们的干预之后。 此次李烨和朝廷举办的科举,注定将成为一个笑话。 而这边。 就在众人的注视下。 一个一身白袍,身材瘦弱之人缓缓朝着报名现场而来。 见得此状。 于谦身为此次科举文试的主考官。 缓缓抬起头来。 毕竟。 此人一看,便是一幅书生打扮。 自然是来参加文试的。 毕竟这么瘦弱看着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 总不可能是来报名武举的吧? 见得此等情况。 于谦没有丝毫的由于,便是朝着那人询问道:“姓名,籍贯,路引可曾具备?” 虽然此次的科举没有什么报名的门槛 。 却并不等于就会允许他人鱼目混珠了。 在报名之时。 考生需要将姓名,籍贯,路引,相貌等等的情况,一一的记录再案。 基本上。 此次科举除了没有乡试,会试这些过程之外。 几乎都是引用了李烨前世华夏宋代以后最为成熟的科举流程。 糊名,誊卷啥的。 基本上。 是杜绝了有人徇私舞弊的可能。 然而。 让于谦感到诧异的是。 在听得他的询问之后。 那个明显是一脸书生打扮之人,却是朝着他缓缓拱手:“大人,在下并非报名文举。” 听得此言。 于谦脸色瞬间便已经是沉了下去。 上下的打量着此人。 并非报名文举? 也就是说。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