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孔子行师之礼 (第1/1页)

果不出其然。 此刻的孔子,在听得李烨一番话后,直接是呆立当场。 饶是以他的涵养。 此刻脸上的神色,也是一阵的变换。 足以证明着。 此刻的孔子内心,到底是有多么的波涛汹涌。 毕竟。 他坚信了一辈子,并决意为之奋斗终身的东西。 此刻李烨不过是寥寥数语,便是瞬间将其颠覆了。 可以说。 孔子的世界观,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几乎三观都为之崩塌了。 孔子虽被誉为当世圣人。 但说起来。 也不过还是肉体凡胎。 虽然能时刻恪守礼道。 却自然不是完全摒弃了人性。 自然也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此刻的他,在众人的注视之下。 仿佛一尊雕塑一般,站在原地。 不知过了多久。 才是缓缓抬头。 “飘零半生,竟是南柯一梦?梦呓!梦呓?” 摇了摇头,孔子的眼神从迷茫,再到清明。 到了最后,仅余一声长叹。 再一次望向面前的李烨。 眼神之中,却尽是复杂和落寞之色:“所以,陛下你是要完全的摒弃周礼吗?” 李烨眯着眼睛。 面向这位当世的圣人,语气很是平淡:“方才夫子你,不是已经说了么?”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事实上。 周礼在李烨看来,放到现代甚至是如今的时代。 都已经算得上错漏百出,并不适用了。 但事实上。 这部上古年间的礼法集大成之作。 可谓是凝聚了上古先贤这么多年来的精华。 纵然不是尽善尽美,却也并非没有到尽是糟粕的地步。 直到现代。 周礼中的许多东西,依旧是有可取之处。 而李烨,自然也不会真就完全的摒弃周礼中的这些精华所在的。 毕竟很多东西。 讲究的是一个因地制宜。 并不是现代越先进的东西就越好。 也不是,古代的东西就不好。 任何东西,任何制度都要放到所处的环境中,才能全盘的考虑。 否则,即便是以现代最先进的思想,制度。 来生搬硬套的放到眼下生产力严重落后的时代,自然也是行不通的。 每一个时代,都有着每一个时代的特点。 适合的,自然才是最好的。 听得李烨一言。 孔子原本愁眉不展的脸上,终于是闪过一丝笑意。 “如此么,老朽明白了。” 缓缓点了点头。 此刻。 孔子双手凭伸指间交错,左手在外,两掌心向内,双臂前伸如抱一环。 随后在众人的注视之下,举手至颚,欠身行礼。 这不同于此直身举手过额的帝揖。 此乃上揖。 乃是周礼中,下辈或者是学生向着长辈和师长行礼所用的“师礼”。 简简单单一个动作。 却是瞬间便看呆了在场的众人。 孔子,这可是孔子啊! 圣人之尊。 天下士子,皆视孔子为师。 这句话,可不是闹着玩的。 可以说。 天下人对于孔子,皆是尊敬异常。 这样的一个人。 虽然经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天下众人,人人皆可为他师。 但除了孔子自己,谁敢应这话? 除了上古先贤。 何人能为孔子师? 即便孔子自己乐意。 说不得那人,也得被天下士子的口水淹死。 但是现在。 孔子当着这么多人的面。 却是真真切切的对着李烨行了一个师礼。 但偏偏。 在场的众人,却并没有丝毫的不适。 毕竟他们都知道。 李烨一番话,可是将孔子坚持了这么多年的道都要改变了。 对于孔子而言,这无异于是再造之恩。 所以。 孔子的这一个师礼。 别人都受不得。 却唯独此刻的李烨,是受得的。 但其实。 相对于孔子的行礼。 最让人惊讶的还不是这个。 而是李烨本身。 “陛下不过年至少年,竟能有明白这般深刻的道理?” “这世上,真有生而知之者?” “对于礼法,治国一道,竟然能有这般深的理解。” “纵然不为天子,想必陛下也能为一代宗师吧……” “吾不及也……吾不及也……” “这样的人,如何不能为明君?” 众考生。 乃至是见惯了李烨惊世之举的于谦等大夏朝臣。 此刻都是不由得一真的惊叹。 他们甚至有些不明白。 为什么李烨一个年不过二十的少年天子,从前的闲散王爷,竟然会是懂得这么多的道理? 而在众人的阵阵惊叹之下。 “听陛下一言,孔丘方是醍醐灌顶,如梦初醒。” 三拜礼毕,孔子缓缓抬头,望向李烨的目光,带着星星点点的光芒。 随后,却似乎又想起了什么。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