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半年后,朕给你一亿石 (第1/1页)

眯着眼睛。 李烨直勾勾的盯着面前的和珅。 在后者疑惑的神色下,是沉声询问道:“和珅,这大夏的粮食市场,预计还可以维持多久?” 随着李烨这一声的询问。 和珅沉思片刻。 脸上的神色,也是变得无比的郑重。 当着李烨的面,是一五一十的回答道:“陛下,臣就给你交个底。” “以国库目前的存粮,就算是加上这官仓还有民仓所有的粮食。若没有新的粮食流入,这大夏的粮食市场,至多再维持个半年的时间,便已经是极限了。” 听得和珅的这一句之后。 李烨倒还好。 倒是一旁的于谦,整个人已经是完全的严肃了下来。 虽然于谦是看不惯和珅。 他并不认为,和珅会在如此重要的事上,打马虎眼。 此刻听得和珅之言。 饶是于谦。 也不由得是忧心忡忡了起来。 “两千万石……半年……?” 于谦低着头,表情略带凝重的望向李烨:“陛下,如果仅能支持半年的时间的话,那恐怕是根本支撑不到下次的秋收了啊……” 眼下。 无论是于谦还是和珅。 都是明白。 因为战乱,天灾等各种各样的原因。 今年的大夏秋收,几乎就算是毁了。 不仅仅是冀州。 因为此前战乱的关系。 京城,还有山东等地。。 都是遭受了匈奴和大夏战乱的影响。 今年的秋收能收上来的粮食恐怕是十不存一。 在这样的情况下。 指望今天的秋收解决现在粮食市场的情况,自然是不可能了。 所以。 无论如何。 朝廷想要彻底的解决问题,至少也需要等到下一次的秋收。 也就是说。 至少也要等到明年的这个时候了。 然而。 以和珅之言。 即便是倾尽眼下大夏国库以及各地的官仓民仓所有的粮食,也最多只能维持半年的时间。 这下。 事情似乎是陷入了一个僵局之中。 这边。 和珅微微低着头,沉思片刻便是直接道:“陛下,如此一来,恐怕我们只能向着中原四国,前去购买粮食了。” 此刻的和珅明白。 从这个情况来看。 大夏的世家们。 是彻底的倒向了董卓,赵匡胤他们你一方了。 铁了心的要给朝廷使绊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 想要解决粮食问题。 似乎也就只有指望大唐、大汉这些其他国家了。 然而。 和珅不过一语之后。 一旁的于谦便是摇了摇头,直接的反对道:“不可能的,这大唐,大汉他们前番帮助我们大夏,是因为有利可图。” “中原五国之间,一向间隙颇多。此刻大夏逢难,他们欣喜尚还来不及,必定不会再出售粮食给我们。” 于谦这一句让一旁的和珅也是不由得皱起眉头。 事实上。 对于于谦所说的。 和珅又怎么会不明白呢。 只不过在眼下这样的情况下。 即便是和珅也是没有了其他太好的办法。 所以,不得不提出了方才那般的建议。 几乎是下意识的。 在场不管是和珅,抑或者是于谦都是将目光望向了一旁的李烨。 说白了。 他们两个人,也不过是臣子而已。 最终到底如何。 自然是该李烨这个大夏的天子拍板。 然而。 让两人差异的是。 都已经是现在这样的情况下了。 李烨却依旧是笑意盈盈的望向了他们。 即便是两人这个时候也是忍不住的相视一眼,脸上都是带上不住的疑惑的之色:“陛下,您的意思是?” 于谦和和珅几乎是同一时间的询问。 而就在他们询问之后。 李烨没有任何的犹豫。 只是朝着御书房外招了招手。 很快。 在两人的注视之下。 两人缓缓出列。 “参见陛下!” “参见两位大人!” 两声齐刷刷的拜见之后。 于谦和和珅两人。 却并没有随着这突然到来的两个人,而有任何的解惑。 反倒是越发的有些迷糊了起来。 这到来的两人。 于谦和和珅都是认识。 这两人。 乃是宋应星和李冰。 都是前面,大夏科举所选拔出来的考生。 目前。 这两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之后。 李冰和宋应星两人,都是在大夏的工部任职。 说句实在话。 因为部门不同的关系。 无论是和珅还是于谦,对于这大夏朝堂新进的两人,都还是有些不大熟悉。 除了知道他们姓甚名谁,担任何官职之外。 其他的就真的是有些不大了解了。 有了孔子、诸葛亮、刘伯温等人的光芒掩盖下。 李冰和宋应星两个人。 在此次的科举中。 虽然是顺利的进入了朝堂中。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