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第1/1页)

而这边。 听得朱元璋和张角之言。 李烨只是轻轻的笑了笑。 并没有任何的犹豫,却也没有正面回答张角和朱元璋的询问。 目光依旧是静静的放在这两人的身上,脸上的表情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波澜:“为什么两位会觉得,太平道教和朝廷之间,一定会是敌对的存在?” 这突然的一句反问。 倒是让一旁的张角和朱元璋有些差异了。 狐疑的看了面前的李烨一眼。 朱元璋眉头微皱,是忍不住的沉声道:“ 陛下,乃是天子,也是这朝廷之主。” “而吾等太平道教成立的初衷,便是为了推翻朝廷。” “莫非,在陛下的眼中,这还不是敌对么?” 话都已经是说到了这个份上。 朱元璋也是没有任何的顾忌了。 几乎是赤裸裸的点名了太平道教和朝廷之间的关系。 倒是一旁的张角。 无奈的看了面前的朱元璋一眼。 在李烨这位大夏天子的面前,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 也真是只有朱元璋这一人了。 这已经不是用大胆可以形容了。 简直就是胆大包天了。 要是换作了别人。 盛怒之下。 说不得就直接把朱元璋砍了。 当然了。 那也只是别人而已。 面对朱元璋的询问。 这边的李烨,却依旧是一脸的笑意。 甚至,脸上的神色都没有因此而发生一丝一毫的改变。 静静的看着面前的朱元璋,却是突然的说着:“你们反的朝廷,和朕的朝廷有什么关系。” 仅仅是一句话。 李烨便险些是让朱元璋和张角这两个太平道教的掌教和天师。 险些没有一口喷出来。 面色古怪的看了李烨一眼。 什么叫。 他们反的朝廷,和李烨的朝廷有什么关系……? 李烨话都说道这个份上了。 却是让朱元璋和张角两人,都有些听不懂了。 如此古怪跳脱的思维。 让张角和朱元璋发现。 他们当真是有些看不透李烨这位大夏的新皇了。 深吸一口气。 朱元璋又准备说些什么。 然而这边。 李烨并没有给朱元璋继续说下去的机会。 却是将目光,望向了一旁的张角。 没有任何的犹豫,是径直的询问道:“张天师, 朕同样也有一个疑问,还请天师赐教。” 张角沉默了半晌。 朝着李烨缓缓点头。 而李烨。 则是在朱元璋和张角两人的注视之下,是沉声道:“如果,朕说的是如果。” “在五年前,掌控大夏朝政的不是慈禧和李镇,而是一位如同先帝那般的贤明之主。天师可还会创立这太平道教?” 面对李烨的询问。 却是让一旁的张角,不由得一阵的苦笑。 一位如同先帝那般的贤明之主? 此刻听得李烨之言。 让张角不住的陷入了回忆。 想起了此前。 在先帝的治下。 那时候的张角。 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道人罢了。 每日,诵经,打坐,修行。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和一个普通的百姓,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那时候的大夏。 在先帝的治下。 繁荣昌盛,欣欣向荣。 那时候的大夏。 生机勃勃,一派繁华。 那时候的大夏。 百姓安居乐业,国内繁荣安定。 如今的张角。 身为太平道教的天师。 看似手握权柄,统领千千万万的人。 这是天下无数人。 都梦寐以求的生活。 然而。 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 张角最怀念的。 还不过是当初身为一个普通道人之时的样子。 平淡,却美好。 只是。 张角知道。 那样的日子。 再也回不去了。 只能在记忆中缅怀。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谁不想安定。” 张角仰头,脸上满事感慨之色,不住笑道:“张角想做的,不过是一个普通的道人罢了。” 张角的回答已经是很明显了。 而这边。 李烨又是望向了面前的朱元璋:“那朱掌教呢?若大宋尚在,朱掌教你,又会是怎样?” 听得李烨的询问。 朱元璋也不由得一愣。 沉默半晌,才是缓声的说着:“吾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无论是张角还是朱元璋,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话虽然不一样。 但其实意思,都是一样的。 李烨听闻后。 脸上的笑意,却是愈加的明显。 望向面前的张角和朱元璋,是一字一句道:“正如两位所言。两位的太平道教,要反的不过是如同慈禧和李镇那般的腐朽的朝廷。” “今朕为大夏天子,欲效先帝,行尧舜之举,做贤明之君。如今大夏,虽百废待兴,然朕所思所想所为,皆是兴盛大夏,强国,富民,如是而已。”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