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中原五国的动静 (第1/2页)

好书推荐: 大明危局

封侯过后,大朝会散去,一众文武众臣却没有离开。 一张硕大地图,铺陈在殿内。 众臣看着地图,心中疑惑,不知李烨何意。 李烨站在金銮殿的台阶上,开口道:“诸位,大唐和大汉的使臣,已经来了两月有余,大秦和大隋却毫无动静,中原五国,同气连枝,让朕有些放心不下啊。” 闻言,众臣心中了然。 的确,大元实在太过强大,若是想要对中原发动进攻,单拎出任何一个乃至于两个国家,都很难抵抗,其他不说,就是那数以百万记的控弦轻骑,就能在中原大地上肆无忌惮的驰骋,令人闻风丧胆。 大元现在不动,只是因为没有能力一口气灭掉五国,担心打到一半被拖住,陷入拉锯战中。 草原骑兵,以迅捷为名。 但要是被拉住的话,中原地大物博,每一国的国力都不弱,一场国战,或许要打上数年,乃至于十数年,这是任何中原五国和大元,都不愿意看见的结局。 诸葛亮望着地图沉思片刻,自行列中站了出来。 “陛下。” 他对李烨抱拳行礼。 “卧龙先生有话请讲。” 诸葛亮轻点其头,道:“陛下,大秦距离我们太远,若想要查探大秦动静,需得穿越大汉过境,又或者从天竺绕行,再者,大秦若是出事,汉天子当是最紧张的一个,只怕早已开始查探,无需我大夏为之操心。” 李烨心中赞同。 诸葛亮所想,跟他所想一致。 他对大秦同样没有那么关心。 相比之下,还是对大隋更关心一些。 一来,两者领地有大片地域接壤。 二来,大夏和大隋的中间,还夹着一个心怀不轨的高句丽。 高句丽并不强,至少对比现在的大夏并不强,其实力,至多比赵匡胤强大一些。 李烨原本等着高句丽攻来,再反灭其国。 这样一来,就是大元也挑不出毛病。 可高句丽不动,李烨也不愿意动。 匈奴女真,都被大夏直接或间接灭了,这些都是大元属国,再灭高句丽,只怕会挑动大元神经,借机发难,打破眼下闷声发育的好局面。 “卧龙先生所说,诸位认为如何?” 武将一方,卫青跟其他人对视,出列应道。 “卧龙先生所说,我等赞同。” 从战略地位上来说,大隋对于大夏的重要性,的确更为重要。 若是大隋出了问题,大夏国境外的敌人,就不光只有大元和高句丽了。 就连一直被大唐,大隋两国顶住的突厥势力,也会跟大夏接壤。 “卧龙先生所说不错,大隋不能出事,至少现在不能。” 刘基站出来说道。 “既然如此。” 李烨抬头,对身边小春子吩咐。 “将沈炼陆炳找来。” 小春子连忙应命,跑出殿外。 想要知道大隋发生了什么事,必须进入大隋国都,大兴城。 锦衣卫在大隋国都,自然没有眼线。 可想要潜入大隋国都,查探情况,也只有锦衣卫这批人才能使用。 总不能让文臣武将上,他们不够专业。 片刻,沈炼陆炳闻询赶来。 前者之前得了李烨的命令,查找京城中的大元奸细。 好消息是,借助之前清除贪官的借口,刑部配合沈炼将那些被大元收买的官吏,清除了大半,只留下一些胆小怕事的留为己用,能让他们在关键时刻,给大元传递假消息。 坏消息是,大元奸细眼见买通的细作被杀大半,抛出几个大元奸细做为诱饵后,又隐藏了起来,本来就要被查到的大元奸细头子,又隐藏得更深了。 “沈炼,你且放下手中事宜,跟陆炳一同,去大隋走一趟,替朕看看大隋皇城的状况。” 二人闻言,立刻应命。 目送二人离去,朝堂内的紧张气氛松缓下来。 锦衣卫的业务能力,不光李烨任何,一众大臣也是认可的。 …… 隋朝大兴城。 此地做为大隋国都,繁盛不次于夏之京城,唐之长安,秦之咸阳,汉之洛阳。 天色未黑,大兴城城门紧闭。 城外大道上,两列上百牛车小心翼翼走着。 拉车的,是给城内供给食物的农户,这些供给的农户,并不是一家,而是十数家,只是结伴同行。 “阿叔,这大兴咋回事啊,都有好久没开门了吧,该不会闹瘟疫了吧?” 车队前头,一中年一少年坐在牛车上。 问话之人是少年,他看着远处灰白的大兴城墙,心中打怵。 中年汉子目光幽深。 “不知道啊,不过应该不是瘟疫,如果是瘟疫,不得往城外扔尸体,而且咱们每日供应的菜肉也不见减少。” 听见不是瘟疫,少年心松口气,又忍不住遗憾。 以往去大兴城送菜,他都能在城里买些美味的咸菜烧饼带回家去。 现在却连城门都不让进。 “关门,关门做啥,皇帝老子肯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少年抱怨道。 话音刚落,他就被身旁中年汉子敲了个板栗。 “胡说八道什么,要是被旁人听见了,你我十颗脑袋都不够掉的!”中年汉子恶狠狠道。 少年也有些后怕,连连点头。 过了一会儿,他又忍不住追问:“阿叔,那你说大兴是为啥关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