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李烨的算计 (第1/2页)

孔子讲究有教无类。 致力于复周礼,这一点不会因为他在大夏而有太大改变。 隋朝因隋帝而变动,民不聊生,要是之前游历诸国的孔子,可能会因为力量不足,量力而行,正如他在卫国时那样,但现在的孔子是大夏的礼部尚书,大夏国力又超越大隋,才会有面君之事。 孔子心中犹豫着,终是道。 “陛下,臣想使隋。” 李烨看着孔子,目光微沉。 大隋陷入动乱,对大夏是好是坏? 自然是好。 隋帝杨广喜好征伐,好大喜功,若是大隋能够轻易征伐高句丽,他下一个目标,不是落在突厥身上,就是落在大夏身上,无论哪种,对李烨都不利。 突厥本身已经陷入内乱,大隋有从中使力的本钱。 他的加入,要么毁灭突厥,要么迫使东西王庭重新统一。 若是大隋出征,大夏不好派兵干涉,否则就是跟大唐大隋两国作对,自绝于中原五国的行列,此刻的李烨,还不知道唐皇暗中援助西王庭一事。 “既然先生想要使隋,那便去吧。” 孔子低垂的脸上,闪过一丝惊讶。 他本以为,陛下会直接拒绝自己的提议。 他是礼部尚书不假,可礼部在大夏,主要负责接待外国使臣,主持祭祀礼仪等。 大夏虽然没有使臣部这么个部门,也曾有诸葛亮使大元这等事。 但苏秦和张仪,还是被默认为大夏外交官之二。 他提出使隋,是僭越。 “不过……” 李烨又道。 “如今大隋陷入内乱,烽烟四起,先生若是能等,不妨等朕筹备一二,再让先生使隋。” “好。” 孔子毫不犹豫应下。 又施一礼,孔子转身离了御书房。 他走后,李烨立刻对身旁小春子道。 “让苏秦大人过来一趟。” 自从突厥陷入内乱,大唐确认了苏秦的话中不假,便不再限制他进出长安的自由。 可大唐文武没想到的是,苏秦非但没有着急离开,反而赖在了长安,使得后来唐皇几番援助突厥,都悄悄摸摸,不敢声张,只怕给苏秦拿住了把柄。 唐皇不怕大夏知道这事。 他们担心的,是大夏在知道这件事后,将事情宣传出去,亦或者暗中也给东突厥援助,那样一来,突厥内耗不知要持续多少个年头,事后主动权也不一定能被大唐掌握。 苏秦使唐三个多月,在长安停留了一个多月后,终于还是被唐皇赶回了大夏,一直闲赋至今。 很快,苏秦来到李烨面前。 “臣苏秦,参见陛下!” 苏秦深施一礼。 “不知陛下召臣,可是有事吩咐?” 李烨对苏秦十分满意,闻言笑道:“苏卿免礼。” “朕寻苏卿,是想请苏卿走一趟隋国,不知苏卿意下如何?” 苏秦做为大夏使臣之二,对各国动向时刻关注,闻言一愣。 “陛下,大隋内乱,于我大夏而言并非坏事,陛下此刻使隋,莫非是帮助隋帝?” 做为一国帝王,李烨可以不帮杨广,却绝不能帮助反贼,哪怕那些反贼不少是可怜百姓,帮助反贼,会让别国的君主对大夏警惕心大起。 大元在侧,这时候引起中原其余四国的反感,同样是自绝于中原。 “朕无心帮助杨广,不过……” 李烨心思飞转,想要寻求一个完美的解释。 他找苏秦,是想让苏秦同孔子一同出使。 这两人路上要是出现争执,大隋不是大夏,他的手可伸不了这么长,去保护他们。 而且苏秦和孔子,都是他看重的重臣。 损伤了任何一个,都是他不想看见的。 “莫非,陛下是想借机操控隋朝?” 苏秦猛地抬头,目光火热望着李烨。 李烨怔了一下,脸上顺势露出微笑。 “臣明白如何做了。” 苏秦笃定道。 李烨不知他想到了什么,但事情都到这一步,再问多少有些打脸,他相信苏秦的专业性。 “既然苏卿明白朕的心意,那便下去准备吧。” 苏秦郑重点头,转身要走。 “哦对。” 李烨好似刚想到一般,叫住了苏秦。 “苏卿,此番出使大隋,孔老先生也会同往,望你二人能和睦相处。” 苏秦在原地站定,不知想到什么,脸色再度火热几分,深深施礼道。 “臣明白了圣上的意思,请圣上放心,臣一定办妥此事!” 我的心意? 李烨心中茫然,可看着苏秦那昂首阔步离去的背影,还是明智没有发问。 “没事,这些说客的脑回路不同于常人,等他做完一切,就知道他到底要如何达成控制隋朝的目的了……” 时间一转,来到五日后。 苏秦在京城正门外等候孔子的到来。 此番出行大隋,路途不远,然而大隋已经陷入内乱,恐怕早已是山匪四起,乱世的山匪,可不管什么大夏使臣,他们致力于在路过的活物身上狂薅羊毛,乃至于杀鸡取卵。 是以苏秦为了不引人注目,搭的班子都是从锦衣卫筹措的。 一行不过三四十人,却各个都是高手,其中更有熟悉路途的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坐镇,担任此行护卫。 “正使大人,这都临近午时了,孔老先生还没来,要不要我去找找?” 陆炳看了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