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英明神武 (第1/2页)

“先生的意思是说,苏大人选择留下,让您回来了?” 御书房中,李烨问道。 孔丘回京已经两日,重新投入了礼部尚书的主职之中。 “确实如此。” 他点头承认,又有些奇怪。 “陛下,苏大人留在大隋,不是您的决定吗?” 随着大夏的强盛,李烨的决定一再被证明是正确的。 无论是铲平世家,还是撒钱投资,都侧面印证了李烨的英明。 现在的李烨,就是说一句人应该在天上飞,恐怕也有不少人要琢磨,自己为什么不能飞。 孔子掌管礼部,做的多是些祈祭之事,无需李烨插手,但陛下英明神武的风声,还是影响到了他,这也是为什么苏秦表示自己要留在大隋,而孔丘没有反对的原因。 李烨心中回想,没有第一时间回应。 片刻,他笑着抬头。 “朕明白了。” 孔丘施礼告退。 等他走后,李烨找来陆炳,让他暗中潜回大隋,保护苏秦的安全。 苏秦离开大夏前曾说,自己有控制大隋的方法,彼时李烨没有深究,做为庞大帝国的话事人,他也不会约束每个大臣的思想,大多数时候只会给出目标,让他们自行其事。 一旬过后,李烨收到了苏秦传回的密信。 看过之后,他不由感叹苏秦的战略眼光。 目光寻着密信,继续看向下方,李烨眉头一挑,看见了一个熟悉的人名。 “罗成?” 按照李烨的记忆,罗艺之子罗成,虽在许多以隋唐为名的明清小说中出现,却是虚构的人物。 “难不成,这个世界不光接纳会出现那些历史人物,还会出现杜撰人物?” 摸着下巴思索了一会儿,李烨下令道。 “让陆炳去趟云阳县,查查这个罗成。” “同时让燕王做好准备,若是那支深入高句丽的隋军,逃到我大夏边境,不妨出手救下。” “是。” 小春子离去行事。 …… 高句丽王城外,罗艺正欣赏着面前平壤。 之前挂帅时,他曾仔细搜寻过关于这座高句丽王城的资料,为的是自己率兵围之的时候,能即刻攻城,覆灭高句丽政权,为大隋添一处疆土,也为自己走上权利巅峰,添加一笔资粮,然后……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他率兵五十万攻伐高句丽,只攻克了几座边城就遭逢大败,别说平壤,就连国内城也未能看见。 “成儿,这座城池不好攻啊。” 罗艺感叹道。 罗成银甲银枪,相貌英朗不凡,自有一股勃发朝气,性情却跟同龄人不同,颇为沉稳。 “父亲,的确不好攻。” 罗成看了一会儿平壤城墙,又眺望四周山野,见得远处有竹林踪影,他笑道。 “但也不是不能攻。” “哦?” 罗艺诧异看着他。 “莫非你有妙计?” “妙计倒谈不上,只是陛下令我等搅乱高句丽,而非攻克平壤城,如此一来,倒也不必太过认真。” “父亲,我们只有三千精骑,不妨同平壤施展疑兵之计。” “何谓疑兵之计?” 罗成正待解释,城头之上,忽得出现一大片殷红,其间还夹杂着一缕明黄。 “城下何人!” 高句丽韩王问道。 罗艺这支兵马步履匆匆,尚未来得及展开旗帜,平壤守将观察了一会儿,对韩王道。 “王上,依我看,应当是隋军。” “隋军!” 听闻不是夏军,韩王和左右党人纷纷松了口气。 隋军也很强,但战斗力跟高句丽没有代差。 此前五十万大军叩关未能进来,后面百万大军叩关,隋帝御驾亲征,更是被辽城所阻,不论是韩王还是左右党人,都只是将大隋视为难缠对手,重视却不会胆怯。 “哼,区区三四千兵马,也敢来我平壤!” “依本王看,大隋皇帝是昏头了。” 右相说着,还不往看了一眼主张向大隋投降的左相。 “你!” 左相开口想反驳,但看着下方大隋兵马,还是没能说出来。 大隋兵马的精气神,跟大夏完全不是一回事。 前者的士卒虽然也是青壮,却少了那一抹迸发的锐气。 至少城外这几千大隋兵马,比起之前到来的大夏冠军侯,看着要弱上许多。 “王上,依臣看,我等应当主动出击!” 右相提议道。 自上次霍去病来过后,平壤便加派了守城军卒,且不论何种危机情况,韩王都不会将守城军卒调往别处。如今平壤城内,就有万余大军,隋军没有三五万围困,韩王和大臣们根本不慌。 韩王没有说话,目光落在守城将领身上。 后者思忖了下,对韩王轻点其头。 “好,那边由将军来主持吧,务必让大隋人见识见识,咱们不是好惹的!” “是!” 守城将领领命而去。 城门异动,罗艺就暗自提高了警惕,没有轻举妄动,妄图拔城,他用兵狂傲,但不愚蠢,更没有霍去病的胆识谋略,不会天真以为,凭借自己三千人,就能攻克高句丽王城。 罗艺是压住了脾气,却没有完全压住,不过片刻,他就气的满脸通红。 只见高句丽城门外,千余高句丽骑兵出城后,城门就关闭了,那千余骑距离百步,同三千隋军对峙。 “该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