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可有妙计? (第1/2页)

随着夏侯渊等三人回归,夏军和大隋西境军队的第一次接触匆匆结束。 不论是夏军方面,还是隋军方面,都很快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以商讨对敌策略。 军帐中,曹操坐在主位,刘基坐在下首,其余张辽等将领分列其位,帐内所有人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方才的第一战,除了肩膀上不小心中刀的夏侯渊仍在治疗,典韦望着地面发呆,其余人都陷入了沉思。 片刻,曹操心中有了估量,他抬头观察了一下众人脸色,轻咳一声悠悠开口。 “诸位,大隋西境三座城池易守难攻,不知诸位有何制敌良策。” 无人言语。 虽说观察了一场战役,但虚实尚未探出,众人只看出隋军难缠。 难缠主要体现在一点。 隋军只一眼就看出了夏军没有动真格,防城利器如金汁,滚石,垒木之类的物事压根没有用上,更多是用脑袋大的石头砸落守城。 这说明隋军的守城之人老练无比,到了真正的主攻时刻,夏军必然损失惨重。 而夏军之中,可没有炮灰兵这个概念。 见无人回答,曹操暗自皱眉,将目光投注向一侧的刘基。 “刘军师,你可有妙计?” 刘基听见曹操点名,暗自沉吟了下,这才抬头道。 “回禀大帅,在下同样没有什么好计策,为今之计,或许咱们得用笨办法了。” “笨办法?” 曹操低念了一句,眼神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大帅,攻城无非三策。” “上策不战而屈人之兵,便是劝降,但隋军西境靠山王,乃是大隋皇室宗亲,其人对大隋颇为忠诚,不可能成功,至少在眼下不可能成功。” 刘基继续道。 “中策便是诱敌开城门,咱们手中没有筹码,西境又是杨林坐镇,此计不可能成功。” “而下策,便是强硬夺城,以将士性命堆出一条路来。” “此间三计,唯下策可能成功,但兵法有云,五则围之,十则攻之,可惜大隋西境兵马在大元入侵时虽蒙受不少损失,可臣参与那一战,却知杨林麾下至少还有二十万可战之兵,何况咱们是叩关入门,敌方有活源之水,更有三城互相照料,不可能断了其后援,咱们耗不过。” 他这一番长篇大论,却没有说解决方法,曹操听得有些不耐,皱眉道:“军师还是说说何为笨办法吧。” “便是投石机!” 刘基断然道。 “嗯?!” “若只有五六架投石机,只怕于事无补吧。” 曹操眉头顿时皱起。 李烨上位,曹操帮助不少,可因李烨并不缺谋臣重臣权臣,这些重臣又几乎是李烨上位后才逐渐发掘,便自行形成了一套系统,早将曹操这个曾经的重臣排斥出大夏核心层外。 因而他并不清楚大夏工部已经加大力度生产投石机,更不知道在近段时间,大夏的投石机已经被改进的更加先进,不光投投掷巨石攻城,还用煤油炼出了火弹。 这东西被工部命名为火龙弹,不能爆炸,却能燃烧出一片数米方圆的火海,溅射的火油更能造成溅射伤害。 “非也。” 刘基笑道。 “几架投石机自是无用,但若是每座城池用二十余架投石机不断攻击呢?此处便是山脉,石材取用方便,我军无需担心找不到巨石做为弹丸。” 曹操心头一震,只觉豁然开朗。 可很快他就意识到了另外一件事。 这批投石机的存在,他是不知道的,明显是军师刘基暗中沟通工部秘密运来。 这个发现让曹操心中一沉,对于用此战做为自己的投名状,重新进入大夏核心层的想法越发坚定,他的野心不允许他默默无闻,只在史书上留下只言片语! “有这批投石机,大隋西境何愁不破!便是让本帅去打大元,本帅也有信心了!” 曹操大笑道,张辽等将领也纷纷起身恭贺,好似一场大胜唾手可得,唯有刘基坐在原地笑而不语。 攻打大元?暂时也只是想想而已。 曹操不知道,他却是知道的,大元有火炮这种大杀器,此物携带远比投石机更加便捷,而且大元可汗铁木真对火炮流通管制极为苛刻,便是远征也不让携带,只准在面对大汗和大秦这种本土作战才让使用。 若非这点,之前大元蒙王攻打大隋,怎么可能被堵在西境进退两难? 当日下午,投石机被组装完毕。 在工部官员测量完距离,调整过参数后,一轮巨石洗地便开始了。 …… 大隋西境,城中。 杨林正在王府中和众义子享天伦之乐。 自从二子薛义等人不甚殒命,十二太保迎来陆续减员,膝下无子的杨林便对这种亲情越发看重,每逢晚饭必定召来一众太保一起吃上一顿,可惜的是,随着几名义子逝去,原本两桌人,此刻却连一桌都凑不满。 “义父,你尝尝这个,这是我从大兴城请回的大厨做……” 罗方夹起一片耦合,却感觉脚下震动了一下,将筷子上夹着的菜都抖落了。 “地震了?” 罗方猛然起身,看着头顶房梁洒落的片片灰尘。 轰轰轰! 好似是为了让他检验猜测,接连不断的震动和闷响接连传来,这下子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