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李烨的打算 (第1/2页)

大夏同大隋的战争,陷入了暂时的停滞之中。 说到底,一个不敢出全力的大夏,对上一个战火连绵的大隋,优势其实并不多,至少在三路大军都攻入大隋之前,优势并不多,而这一切早在李烨的预料之中。 现在的他,也已经没有心思去搭理那场战争。 火炮因为硫磺的缺失而陷入迟滞,李烨需要考虑如何让倭寇臣服,亦或者……灭掉倭寇! 倭寇本土,在大夏水师倾巢而出的情况下,并不是那么好攻打的。 但根据李烨的了解,汉江另一侧,那已经被灭国的新罗之上,仍盘踞着一股不弱的倭寇势力,这证明倭寇似乎贼心不死,哪怕他们遭受了重创,也没有彻底离开中原,反而向新罗增兵了。 昏黄的午后,阳光慵懒,李烨伸了个懒腰。 “陛下,这便是这一年以来户部的税收和支出。” 和珅站在前方,手中捧着一册已经经过整理的财报,或者说叫大夏财务报告。 “和尚书辛苦了。” 李烨笑笑,用眼神示意小春子,后者立刻上前,将财报接过递送到李烨面前。 李烨掀开财报。 这财报有些简陋,但很明确的统计出了李烨需要的一切。 其中将每月的大致收支和每个州县的收支都大致做了统计。 其中除开京城和南直隶以外,收复半年多的江南最让李烨惊讶,那片被赵匡胤肆虐过的焦土在两个月之前就已经将赤字剪除,让大夏获得了几十万两白银的税务收入。 虽说全是商税,可很明显,江南已经走出了战争的阴霾。 刨除掉功德方面的压力,在这方面李烨还要感谢赵匡胤大军在江南的不做人,若不是他们,江南的土地兼并可远比任何一处都要严重。 在目光落到军费方面后,李烨眼神明显一震,很快又恢复平常。 军费虽高,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用钱养军总比用钱赔款来的好。 只是在掠过其中一栏后,李烨的眉头逐渐皱了起来。 “和尚书,礼部今年为何有这么多支出?” 李烨抬头看向和珅。 正在神游天外的和珅听见这话,浑身一抖,飞速回神。 他快步来到李烨身侧,看向桌面上摆着的财报。 “禀报陛下,这些是孔夫子亲自来要的钱,说是什么给予广大寒门学子的补贴?” “嗯?” 李烨表情明显惊愕了下。 “给寒门学子的补贴,竟需要那么多银子吗?” “这,陛下,这这……” 和珅吞吞吐吐起来。 当初孔丘来找他时,他也没想到对方竟然没跟上头打报告,谁能想到堂堂圣人还能骗经费呢! 和珅的表情落入李烨眼里,让他越发奇怪。 也不怪李烨这么惊讶,再苦不能苦教育不假,可在时局不稳的情况下,李烨也只有精力在军中推广爱国教育,而不敢大张教化。 兴建学校什么的,就连军校也还在参谋部和工部的筹划下,第一所军校落成最少也要等到明年。 “去将孔夫子请来。” 李烨看向身旁。 小春子立刻跑了出去。 片刻,孔丘脚步迅捷来到御书房中。 “臣见过陛下。” 孔丘行礼过后,视线先是看了一眼和珅便快速收回,紧接着没有半分心虚跟李烨对视。 “孔老先生,朕有一事不明,希望先生能告知于朕。” “陛下且说。” 李烨点点头,状似自然随口道:“和大人告诉朕,先生曾用帮助寒门学子的名义向他要过一笔银子?” “正是如此。” 孔丘的承认在李烨预料之中,他立刻正色起来。 “这笔银子可不少,敢问先生,这笔银子先生是做何用?” “回禀陛下,臣几月前曾前往高句丽。” 李烨心中回想,想起似乎有这么一回事,当时大夏北进帮助高句丽,大隋兴不义之战,想要背刺大夏,李烨一怒之下,便将苏秦派了出去,当时孔丘在得知这事后,还带上两个弟子一同上路,以圣人身份问罪于隋帝杨广。 这件事没有多少岔子,苏秦事后留在了大隋出使了一段时间,但随着半年之期一过,就跟当时来夏的各国使臣一样回国了。 更之后就完全被李烨扔在了脑后。 可看孔丘模样,那件事之间似乎还出现了其他事,成为孔丘擅自申请了一笔巨款用于帮助寒门学子。 孔子继续讲述。 “那次回程,臣走的并不快,既从大城过,也从村中过。” 这是有游学瘾又上来了? 李烨心中暗想,没有出声打搅。 “臣发现,虽说我大夏国力蒸蒸日上,但除了那些居住在大城中的夏人之外,散居在外的村庄,小镇,却并没有多少变化。 “村霸没了,新的村霸便会出现,即便在陛下的治理下,新的村霸也蹦哒不了多久,但到底不是什么长久之计,于百姓的生活也没有太多改善,是以……” 孔丘顿了下,退后一步跪拜下去。 他的举动令李烨心中震动。 跪拜礼便是大朝会也已经没了,更遑论以孔丘的身份,本就无须对任何人跪拜。 他每次跪下,往往都是因为其它事。 “是以,臣便假借陛下之名,从户部支取了一笔款项,用以帮助这些被大夏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