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你爷爷常遇春 (第1/2页)

大夏,隋州。 原大隋防御突厥的西境雄关,已经被变成了一座,雄关全长近十里,与其说是关隘,不如说是长城,为了方便通信,城上甚至设置了马道和烽火台,旗语台。 此处易守难攻,可朱棣早已知晓,若有来敌,必不是什么突厥,而是突厥背后的庞然大物——大元! 为此,他在此处雄关布下十万人马,更是让朱元璋交与他的大将常遇春放在此处,紧盯着关外的一举一动。 有一日,常遇春发现了蹊跷。 此前派遣出去的数百斥候,竟有足足三十人没了影踪。 这一反常动静,立刻引起了他的注意。 常遇春一边命人将此事告知后方王爷,自己则亲率二千精锐骑兵出关,想要四处巡查一番。 送往后方的消息,次日便抵达了原大隋皇城大兴城。 朱棣得知消息后,面色便是一凝。 “去将和大人请来!” 和珅来隋州,是来巩固民生的,可他身为原户部尚书,大夏财神,在京中就已是位高权重,遑论外派。 除却单纯军务外,朱棣想做任何事,都会寻这位和大人前来商议一番,哪怕每次和珅都笑眯眯点头,朱棣也不敢有丝毫怠慢。 片刻,和珅来到,朱棣不等他阿谀,就将雄关外的异常告知。 和珅听完,明白事情不妙,也收起了玩笑的心思。 “王爷,依您来看,此事当如何?”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朱棣沉声道。 和珅听他这话,就明白这位想要抽调大军赶赴西境,面色微变。 大军要动,粮草先行,从大夏抽调粮草一路损耗不提,至少没有半个月时间准备,不可能调集这么大批存粮。 这代表着必须从隋州本土征调粮草。 可隋州大战初平,尽管前朝多有昏庸,可到底是新收复的疆土,说不得便会令隋州方才恢复些许的民生打回原形,乃至于酿成霍乱。 朱棣身为武勋权贵,大夏王爷可以这么决定,他身为前户部尚书,却是不能如此。 “可这若只是捕风捉影……”和珅犹疑道。 “便是捕风捉影我们也得动,否则西境一破,远征倭国的大军便可能被堵死后路,我们在隋州部署的兵马也会被围而歼之!” 朱棣表情很是凝重。 他见和珅还在犹豫,咬牙道。 “和大人不用担心,抽调的粮草便当是本王借的,若此事真是本王大惊小怪,一应消耗全由本王承担!” 和珅面色一变,赶忙笑道:“王爷说笑了,本官这便,这便去抽调粮草。” …… 大夏东北,距离易城池二十里外。 常遇春坐在马上,脸上满是风霜。 一路行来,快马加鞭已是两日,却没有撞见任何怪异之处,这令他不由得松了口气。 “看来是咱多想了……” 常遇春喃喃道。 “将军,再往前便是唐境易城了,咱们还要继续走吗?” 易城平涂城等八座城池,易攻难守,在隋帝赠予大夏后,又被李烨转手送给了大唐,以全大唐防线。 而易城在这八座城池中,却又是极其特殊的存在。 此处地处荒漠和草原的交界线,是八座城池中最为孤立的一处,却被大夏变作了互市地点,后来大元世子蒙哥身死易城,更给此处增添了些传奇色彩。 “再往前看看,若是易城无事,就应是本将多想了。” “是!” 全军轰然应诺,朝前继续疾驰。 可刚冲出十里,常遇春一部不由色变。 只见被黄沙裹挟的极远处,一缕黑烟升腾,飘摇入天。 “莫非是易城遭了难?” 常遇春不敢再冒进,命令身后骑兵稍待。 远处黑烟好似炊烟,可在这个距离都能清晰看见,明显不同寻常,犹豫过后,常遇春还是决定去看看。 他命令数十精骑散在后方,又让千人留在原地埋伏,自己带着剩下人朝前行进,人员松散,前后拖出二里地去。 到了近处,只见一座燃烧着黑烟,早已化作废墟的城池。 城池上方牌匾黢黑,从中断裂,只剩易字摇摇欲坠。 “果然!” 常遇春站在城外咬牙切齿。 可不等他号令撤退,周边沙丘上,已是现出一批批执弓而立的骑兵身影。 “你们是夏人?” 城墙上,有平淡声音道。 常遇春抬头看去,只见一名肩膀宽厚,身披白熊裘的壮硕身影在夕阳下矗立,其人身上一名名虎背熊腰的猛将现身,一个个如看着猎物的恶狼,彪悍气十足。 常遇春转头看了一圈,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已被包围。 他冷笑一声:“是又如何,藏头露尾的玩意,敢报上姓名吗!” “我名,铁木真。” 听见这个名字,常遇春心脏不由得一抽,暗道此行只怕凶多吉少。 “我一个很喜欢的子嗣死在了这座城,而且是因为你们夏人的阴谋诡计死在了这里,我来此处只想祭奠他。” 铁木真的声音冰冷如初。 常遇春心知自己难以逃脱,倒是硬气起来了。 “狼子野心之辈哪儿没有,别人死得你儿子死不得?本将倒想看看,等来日你死了,又有何人为你祭奠。” 话音刚落,铁木真身侧的大元诸将已是怒发冲冠。 “放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