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朱棣:大师在吕家做法,为何东宫,...频频死人? (第1/1页)

好书推荐: 本命三国

“...直捣黄龙,跨海远征倭国的庞大军费,确实得以解决, 不过,却不是圣上命宝钞提举司,大量印制宝钞所得!而是...” 说到这里,姚广孝微微顿了顿,深邃无比的眼神里,罕见的露出了一丝惊叹之色,道: “...而是,上至圣上,太子,下至满朝王公大臣,文臣武将, ...尽数解囊,众筹已资军费!” “...如今这个消息,朝野内外,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而这,也是为何众王公大臣纷纷抛售手里土地的因由! ...因为,无论他们家中,是否能拿出所投入的那些军费,他们都会选择卖掉部分财产, 不仅是土地,京城之内的酒楼,商铺之类的买卖,如今也是如火如荼! ...只不过,土地成为了王公大臣的首选目标而已!” 说着,姚广孝不知何意,末了居然还添上这么一句: “...小僧还听闻,太子殿下资以军费,一出手就是十万两!” “...啪..” “...怎么可能?那些王公大臣,怎么可能为了远征倭国,而不惜变卖自己的土地,他们,莫不是疯了么?” 闻言,朱棣手里端着的茶盏,再次粉身碎骨, ...只不过,这次是由于震惊过度,失神之下不慎掉落在地而已! 朱棣看也未看地上的茶盏,而是直视着姚广孝,眼里满是疑惑之色: “...若说父皇,为远征倭国,调用内帑中的银两,以资军费,这我信, 为了国家,为了百姓,父皇并不吝啬银两! 可我大哥,虽身为太子之尊,但国家初定,并不富裕, ...因此,东宫的日子,虽不甚拮据,却也绝不宽裕, ...大哥他,哪来的银两,资以军费? 还一出手就是十万两?” 说着,朱棣眼中露出了一丝莫名之色,道: “...犹记得半年前,我这个四弟,找我大哥借银三万两,他都拿不出来,最后只借了八千九百两, 还信誓旦旦的告诉我说,这是除了东宫的日常开销外,他所能拿出的所有家当, 可今日一出手就是十万两,这... 说到这里,朱棣眼神微微闪烁了一下,望向东宫方向暗思道: {莫非,..太..大哥他是故意不借给我? 可依照大哥的性格,应当不是那种,...有钱不借的人啊!} “...呵呵,王爷,这十万两可不是从东宫出,而是太子向圣上“借用”的,从圣上的内帑支取!” 说着,姚广孝似笑非笑,话中有话的说道: “...半年前王爷您手头拮据,为何不和太子一样,也管圣上“借用”一些银两呢? 想来只要王爷您开口,别说三万两,就是借个五万两, ...想必,也绝不在话下啊!” . “...来人,再送一盏茶来!” “...是,小的立即去办!” 一声大喝,将十丈外,躬身而立的奴仆吓了一大跳,见势不妙,逃也似的飞奔而去! ...不一会儿,奴仆战战兢兢的端着托盘,将茶送了过来! 挥了挥衣袖,待奴仆走后,朱棣微眯着眼睛轻笑道: “...大师,你今日前来,是专程来取笑本王的么?” 见朱棣眼中隐隐闪烁着些许嫉妒之色,姚广孝嘴角微微勾起,又迅速隐去, 而后双手合十,竟罕见的出现了一丝宝相庄严之色, “...王爷何出此言?小僧愿对佛祖发誓,...绝无此意!” 深深的看了姚广孝一眼,朱棣无奈的摇了挠头,指着姚广孝笑骂道: “...若是佛祖有灵的话,想必早就一道天雷劈下,将你这秃驴挫骨扬灰了! 别以为你他娘的剃个光头,就真成和尚了, 本王可没见过喜穿黑色僧衣,唯恐天下不乱的和尚!” 说着,朱棣缓缓收去脸上的笑容,神情异常严肃的说道: “...和尚,上次咱俩对坐手谈之时,本王就曾经说过,也曾明明白白的告诉过你, 身为皇子,...野心,本王确实有,但本王对大哥的尊敬,爱戴,同样也是实打实的,不掺一点水分! 本王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父皇,以及天下人知道,四皇子朱棣,亦非凡俗之辈, 太子之位,也并非只有大哥一人才有资格,我朱棣,...同样有资格!” ....说到这里,朱棣嘴角含笑,手掌搭在姚广孝的肩膀上,道: “...不管你刚刚的话,是有心,亦或是无意, 以后,涉及到本王与太子的话,最好三思之后再言! ...本王做人做事,一向光明磊落,坦坦荡荡,从不屑于使用下作手段,明白么? 还有,本王也“再次”警告你,你上次说过的手段,绝不能用在我大哥的身上!” 说到这里,朱棣微微停顿了一下,收回了搭在姚广孝身上的手掌,嘴角依旧含笑,直视着姚广孝的双眼: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