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朱棣:莫非今日不仅借不到银子,..还得倒贴? (第1/2页)

好书推荐: 本命三国

... 进宫多久,就坐了多久冷板凳的朱棣,满脸复杂之色,...个中滋味,实在是难以言表! 而原本找父皇“借钱”的满腔热情,也在这冷板凳上,渐渐消弭殆尽, 原本想着同为儿子的大哥,能向父皇开口“借钱”, 没道理同样身为儿子的自己,就不能找父皇“借钱”, 可低头看了看自己坐着的小矮墩,再看了看与父皇并列而坐在龙榻上的大哥, 朱棣不由的从激情幻想中,...清醒了过来, ...自己,先是大明的皇子,而后,才是父皇的儿子! 而大哥,首先是父皇的儿子,...之后,才是大明的储君! 顺序不同,个中区别,亦可谓是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满怀期望而来,若就此灰头土脸的打道回府,亦不是他朱棣的性格, ...钱,该“借”还是要“借”的! 就算不为自己,可为了自己的王妃,为了未来的儿孙, 他朱棣,也一定要从倭国那巨大的财富当中,分上一杯羹不可! 待大哥说完,乾清宫内寂静了片刻,朱棣揉了揉颇有些发麻的大腿,缓缓站起身, 暗自鼓起勇气,却依旧不敢直视朱元璋的目光,微垂着眼帘,朗声道: “...禀父皇,儿臣想...想向父皇您...” 说到这里,朱棣微微停顿了一下,而后与刚才向朱元璋“借”钱的朱标一样... 侧头望向了殿内的盘龙柱,挺了挺本就挺直如松的身躯,讪讪道: “儿臣想向父皇,借银十万...不,...五万两!” 说完,朱棣又将目光转向了朱元璋,那肃然而又真诚眼神,任谁也不会怀疑他的人品: “...父皇还请放心,只待儿臣分取了倭国的红利, 儿臣定在第一时间,将所借银两还给父皇!” 末了,还特意添上了一句, “...儿臣保证,定然如数奉还,绝不拖欠!” 朱棣不知道的是,在其刚在将目光,看向殿内的盘龙柱时,朱元璋就右眼狂跳,莫名的有一种熟悉感, 之后又瞬间醒悟过来,刚才朱标开口管自己“借”钱的时候,也是他娘的将目光看向盘龙柱! 唯一的区别就是,长子当时的脸色微红,颇有些扭捏, 而面前的老四,除了神情稍有些不自然外,竟是面不改色,颇有些...颇有些理直气壮之态! ...想到此处,朱元璋蓦然瞪大了眼睛,直愣愣的望着朱棣! 之所以右眼狂跳,是因为朱元璋此时,已完全醒悟过来,除了面前的两个儿子外.. ...他,还有十几个儿子,未来,还将会有更多的儿子! 要是其余的诸皇子,都一窝蜂的涌来,找他这个做老子的“借”钱的话,那么... 或许是想到了什么场景,一向刚愎雄才的朱元璋,眼中竟罕见的露出了一丝“恐惧”之色! 见父皇不知何故,竟满脸古怪之色的陷入了沉默,两兄弟不由的对视了一眼,皆是满脸的疑惑... 沉默了良久,随着朱元璋身躯微微一颤,才算是回过了神, 而后朱元璋一摆衣袖,缓缓起身,来到了朱棣面前,满是感叹的说道: “...老四啊,大明初建,民生凋敝,百废待兴,满朝上下,包括你父皇在内,无不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恢复民生,修桥铺路,治河赈灾,抵御外寇,真真是哪哪都要用钱, ...这些,想必老四你也心里有数!” 说到这里,朱元璋拍了拍朱棣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 “...天下初定,国库拮据,常常是入不敷出, 这些年,咱大明朝廷若不是靠宝钞提举司,印了些宝钞撑着, 若不是你老子的内帑,还有“那么点”家底儿,国库早他娘的撑不下去了! 咱的“那点儿”家底,这些年已被国库消耗殆尽了,如今,咱的内帑虽大,可空荡的都能跑马了!” “...父皇,可...” “...老四,你先别急,听咱说!” 朱棣刚想说什么,朱元璋就抬了抬手,而后指了指一旁的朱标,道: “...就在刚才,咱还在与你大哥商量来着, 你爹我如今,已是花甲之年,你与老大老二老三他们,也都已成年,你们哥几个虽身为皇子,却也是咱的儿子, ...是不是,也该给些养老钱?让咱两老口,安享晚年?” {...莫非,今天此行,不仅钱借不到,还要...倒贴?} 想到此处,朱棣目瞪口呆的望着面前,将手掌搭在自己肩膀上,正满脸希翼之色的望着自己,仿佛急需儿子孝敬,让其安享晚年的父皇! 深深喘了口气,缓了缓神之后,朱棣脸颊上的肌肉微微跳了跳,而后双手抱拳,神情庄重的说道: “...父皇,孝敬您与母后,一直是儿臣的心愿,无奈.. 无奈儿臣手头,实在拮据不堪,此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儿臣今日之所以前来找父皇您“借”些银两,无非是想要从倭国赚些钱财, 待日后儿臣手头宽裕,定要好好的孝敬您与母后! 还望父皇,给予儿臣尽孝的“机会”,“借”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