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朱标:...父皇,您别生气,来根烟消消火 (第1/1页)

好书推荐: 本命三国

“...嘶......咳咳...咳咳..” 第一次抽烟的“永乐大帝”,不出意外,还是被呛着了! ...见此,吴忧双手抱在胸前,望着虽有些“狼狈”,却英姿勃发的朱棣,嘴角泛起一丝笑意! “...嘶...” 待缓了过来,朱棣望着手里的香烟,再次深吸了一口,而后嘴里吐出了浓浓的烟雾, 仿佛压抑在心底的失落不甘,随着吐出的烟雾一般,...缓缓消散! ...朱棣那隐隐皱起的眉头,也随之缓缓舒展开来,长吐了一口气之后,感叹道: “好东西,这玩意一吸一吐之间,咱这心里...畅快多了!” 望着仿佛化开了愁容的朱棣,吴忧抱了抱拳,“...殿下,“好东西”您也分享了,若殿下无事,那在下告辞了!” “...等等, 不知显扬你,晚上可有空闲?” 说着,不待吴忧回答,朱棣双手抱了抱拳,目光中带着一丝期盼之色,轻笑道: “若有空闲,还望显扬过府一叙,咱俩把酒畅谈,一醉方休,...如何?” 面对历史上堪称传奇,装疯卖傻,卧薪尝胆,吃过猪食,八百亲兵起家... 以一隅之地抗衡整个朝廷,...有史以来,唯一一位以藩王之身造反成功, 并将亲侄子赶下皇位,而后“被迫登基”,于六十四岁高龄,死于征战阿鲁台途中的永乐大帝,吴忧亦是心存敬意! {...不过,如今为了她那废物儿子朱允炆,而兴风作浪的吕氏已死, 皇后马秀英,太子朱标,嫡长孙朱雄英都活的好好的, 想必刚愎雄猜的朱元璋,也不会为了那废物点心朱允炆,而大开杀戒,大肆屠戮淮西将帅,功勋之臣了! ...靖难之役,恐怕再不可能发生了!} 沉思了片刻,吴忧望着朱棣的眼神满是复杂,拱手行了一礼,道: “...殿下相邀,显扬敢不从命!” 虽有些奇怪,面前之人看向自己的目光,为何颇为古怪,甚至... 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错觉,朱棣竟隐隐的从吴忧的眼神中,看到了一丝惋惜之色! 可此地也不是说话的地方,朱棣微微愣了愣之后,爽朗一笑,拍了拍吴忧的肩膀, “好,爽快,显扬有事且去先忙!晚上咱们“同袍兄弟”,...再一醉方休!” “...行,那在下先去面圣了,晚上见!” 望着吴忧远去的背影,朱棣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继而露出了一丝苦涩, {...如此大才,为何偏偏让父皇,...先给遇上? 有如此大才相助,...大哥,你让四弟如何与你相争?} 沉默了良久,朱棣苦笑着摇了摇头,转身离去! .... “...父皇,应天府衙,自前任知府尹世德死后,知府之位就一直高悬, 吏部的意见是,调苏州知府张永清继任应天知府! 而武英殿大学士,内阁首辅李善长给推荐的是,山西承宣布政使司,...晋阳知府李麟! 由于吏部与内阁意见不一致,应天知府之职,才一直空悬!” 说到这里,朱标微微停顿了一下,而后眉头微皱道: “...父皇,应天乃我大明都城,应天知府之职,自尹世德死后,已空悬一月有余! 儿臣认为,此事已不宜拖延,得速决才是!” “...正是由于应天乃我大明都城,应天知府之职,才应慎之又慎,特别是..” 说着,朱元璋缓缓敛去温和之色,神情冰冷,眼中闪过一缕厉芒,冷笑道: “特别是应天知府,出了尹世德那种吃里扒外,暗自勾结异族,行大肆贪腐之举,草菅人命的败类, 若是咱大明都城,再出一个像尹世德那样的狗东西,那你爹的老脸,...该没地方搁了, ...老百姓,也该骂娘了!” 说完,朱元璋揉了揉太阳穴,颇有些疲累的感叹道: “为父这段时日,将朝中三品以下,六品以上的官员,通通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脑门子都他娘的发涨了!” 闻言,朱标微微一愣,而后颇为惊诧得问道: “...父皇,京城三品以下六品以上,如此之多的官员,竟无一人能合乎父皇心意?” “...标儿,这不是合不合咱心意的问题,能否“胜任”应天知府之职位,...才是问题的关键!” 说着,在朱标疑惑的目光中,朱元璋点起一根烟,深吸了一口,目光锐利的说道: “...应天府身为咱大明都城,高官显贵数不胜数,若是没有敏锐的头脑,狠辣的手段,还真难以胜任! 特别是那群,跟着咱一路出生入死,滚过刀山,趟过血海的淮西旧部! 征战天下的时候,他们个个都是一往无前,不计生死的勇将!” 说到这里,朱元璋微微顿了顿,轻叹了口气,而后冷笑道: “...可开国之后,随咱出生入死,不计生死,一往无前的功勋故旧..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