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论及凶性、傲骨,论及智慧、谋略,异族不过是孙子辈! (第1/1页)

好书推荐: 本命三国

“咱之所以暂停科举,一来科举所录用之人,大多如你小子所言,只知夸夸其谈,不知民间疾苦,难分五谷杂粮,不明百姓所需, 肯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实事之人,少之又少,多是些庸碌迂腐之徒,难堪一用!” 无奈的摇了摇头,朱元璋拍了拍吴忧的肩膀,言语中毫不掩饰的透着一缕对文臣的失望, “若论及讲经论典,道德仁义,或谈论风花雪月,诗词歌赋,人人皆是一把好手,满肚子学问, 可但凡涉及民生民情,涉及天灾人祸,关乎朝廷大事,除刘伯温、李善长等少数几人能堪当大任之外,余者少有可行之策,尽数成了无头苍蝇,不知如何是好!” 说到这里,朱元璋端起茶盏一饮而尽,好似满饮了一口老酒,五官缓缓扭曲,言语中尽是无奈与愤懑, “你小子刚刚说过,举孝廉实是开历史的倒车,这词,...用的好,可你小子却不知,举孝廉之举,咱,纯属无奈! 回过头想想,咱又何曾不羡慕春秋战国时期,那时的文臣,且大多数心怀国家,心存大义,绝对称的上一心为公的正臣、能臣, 名留青史的能臣干吏数不胜数,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也大多出自春秋战国,虽五霸争雄,七国争鼎,却少有异族之害,...为何?” 不待他人回答,搁下茶盏的朱元璋,满是感慨的说道,“用你小子的话说,在于我炎黄子孙骨子里的血性,那时的儒家,六艺皆全、上马可治军,下马可安邦, 不得不说,崇尚风骨,文武同修的儒家,才是真正的...儒家, 而非那种先被董仲舒一番蹂躏、后又经朱熹所阉割的儒家,被抽去了脊梁骨,软弱不堪、迂腐不堪,手无缚鸡之力,只知夸夸其谈的...儒家! 想想春秋战国,秦、汉两朝,君、臣、以及百姓是何等的血性,宁死不屈,骨子里透着的凶性,让异族退避三舍,闻之胆寒,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何等的气魄,何等的睥睨、何等的霸道、又是何等的...自信, 可随着被阉割蹂躏后的儒家一家独大,国富民强子嗣甚少的隋大业皇帝三征高句丽,竟被视为穷兵黩武,荒淫无度的无道昏君,又是何其可叹可悲...又可笑! 反之,弑兄囚父,杀弟夺嫂,犹如散财童子一般,处处惠及异族,唯恐异族不死的李世民,却洗尽尘埃,熠熠生辉! 真要论及万国来朝,咱认为,唯有硬汉强隋,方可...当之无愧!”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骨子里而言,朱元璋与吴忧堪称为同一类人, 所不同的是,熟知历史走向的吴忧,其观念更为霸道,冷酷、乃至疯狂,从此刻吴忧颇为亢奋的话语中,展露无遗, “万国来朝固然盛极一时,矗立于世界之巅,无人敢与之匹敌,轻掠锋芒, 然而,物极必反,盛极而衰,此乃天道使然,无人能与之逆转,待到盛极而衰之日,万国来朝顷刻间便会斗转星移朝乾夕惕,...万国...分食!” “臣还是那句话,与其万国来朝,不如天下归一,将整个世界,无尽疆域,尽归我大明所有, 虽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乃世间定律,但待到天下归一的那一天,待到山河日月所至,皆为我大明所有, 到那时,即便这整个天下,再度分裂,...又如何?” 说到这里,精神越发亢奋的吴忧,不自觉的紧握双拳,剑眉微挑,却又风轻云淡的笑语道, “比之外寇侵我国土,杀我同胞,夺我钱财,淫我妻女,区区内讧,又他么算的了什么? 同为炎黄子孙,自家人相争相斗,再怎么说,下手亦会留有分寸,今后不管再怎么争,这整个天下,也还是我炎黄子孙的天下!” 吴忧话音刚落,面色潮红的朱元璋深吸了口气,强行压下了腹内那股异常燥热的心绪,幽幽的说道, “显扬啊,虽说你小子早已向咱吐露过这个想法,等同给咱打开了另一扇大门,让咱硬是激动的一天一宿没合眼, 但有时候咱静下心来想想,屠尽异族,天下归一,如此霸道堪称疯狂到极点的想法,当真...能实现么?” “霸道?疯狂?” 嘴角微微掀起,吴忧直视着朱元璋威严的双眸,掷地有声的说道,“能不能实现,首先得看想不想,敢不敢, 世间之事,但凡敢想、敢做、事前谋划妥当,则万事皆有可能! 古往今来,但凡成就大事者,无不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雄霸之人,无惧刀枪剑雨,雨雪风霜,更无视世间的一切流言蜚语,用铁一般的实事,...说话!” “当然,野心勃勃并不意味着头脑发热,行孤注一掷的赌徒之举,咱得沉下心来分析天下局势, 说的直白一点,咱得清楚自个儿的实力,自身的家底,以及行此疯狂之举所面临的风险,同时又该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