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若传言为真,野牛化虎的大明,将比大元...更为可怕! (第1/2页)

好书推荐: 本命三国

朝阳刚刚冒出了头,高丽都城开京王城内,便敲起了响钟,与此同时,立于勤政殿外的众多大臣,片刻间便排好了队列,...依次入内! 待群臣就位,高丽王辛隅顿时便从王座右侧侧门昂首阔步,沿御阶而上,登临王座,缓缓扫视了一圈众臣之后,衣袖一甩,当先坐下, 上唇胡须微微扬起,下颌胡须修剪整齐,不得不说,国字脸,卧蚕眉,相貌堂堂,坐姿如松的辛隅,颇具威严! 待辛隅将将坐下,群臣顿时齐齐拜倒在地,“臣等,...参见王上!” “...免礼!” “谢王上!” 众臣将将起身,辛隅便直入今日的主题,“元使前来,其目的,诸位都已知晓,汉人有句俗话,一人智短,众人智长,事关我高丽国运,寡人不敢轻断,诸位爱卿,都各自说说意见吧!” 虽说问及众臣的建议,然而辛隅执掌高丽多年,又岂会不知高丽国情? 从辛隅从容淡然的神态中不难看出,对于今日商议之事的结果,早已是智珠在握,绝无悬念! 果然,辛隅话音刚落,内议省左丞李元道率先出列,当即表明了亲大元疏大明的立场,“禀王上,常言道天予不受,反受其咎,臣以为这是收复辽东的天赐良机,万万不可错过! 据元使所言,此次天元帝计划周祥,携泰山压顶之势,南攻大明,大明西南半壁土司皆为所用,手握二十万雄兵的大元梁王随即发难, 若我高丽紧随其后出兵辽东,杀大明一个猝不及防,本该为我高丽所有的辽东,当可谓是唾手可得!” 李元道本就是高丽左丞,位高权重,堪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再者说高丽觊觎辽东久矣,几乎已成执念,话音刚落,当即便有十几位朝臣出列响应, “王上,李大人所言极是,辽东本就为我高丽所有,却被大明无耻的霸占,如今良机乍现,绝不可错过!” “禀王上,大元为反攻大明,几乎集结了所有可战之兵,近四十万众,再有云南瓦尔密二十万雄兵,大明西南半壁土司响应,大明必然焦头烂额, 正所谓扎根墙头草,风往哪边吹,我往哪边倒,收复辽东的大好时机,近在眼前呐,望王上速断!” “王上,并非我等见利忘义,我高丽虽认大明为宗主国,然辽东本就为我高丽所有,当趁机收回才是!” “不错,大不了待收回辽东,我等便立即止戈,卖大明一个人情,想来以汉人一贯以德报怨的秉性,必然做不出秋后算账之举!” “刘大人言之有理,大明疆域广阔,辽东又为贫瘠之地,即便为我高丽夺回,想来大明胸襟宽广,定不会过分怪罪! 到时我王派遣使臣赶赴大明,认个错,道个歉,再奉上些许赔礼,当能化解两国之间的不愉之处!” 此人话音刚落,一位年过三旬,身躯昂扬,双眸犹如鹰隼的兵部官员,眼含一抹嘲讽,道出了在场众人心知肚明,却又不足为外人道也之事, “禀王上,若以臣看来,刘大人所言,真可谓是一针见血,权衡利弊,且不谈其它,若我高丽束手旁观,必然得罪大元, 而以大元睚呲必报的性格,待此战过后,必然寻我高丽的晦气,定会派兵前来,报复我高丽!” “反之,若联合大元,不仅可顺势夺回辽东之地,即便得罪了大明,以汉人崇尚和平,以德报怨的秉性,仅需派遣使臣前往, 认个错,道个歉,再奉上三瓜两枣,给大明一个台阶,一个所谓的面子,当可抹平此事!” 说完,丝毫不曾注意到位于王庭之侧的一位太监,看向他的眼神透着一缕怜悯的兵部官员,继续侃侃而谈,激情澎湃的表现着自个儿,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就好个面子,即便明知你占了他便宜,但只要你事后认个错,道个歉,不仅可保太平无事, 甚至为了笼络咱们,不仅不会怪罪我高丽,说不定还会因此厚赐于咱们,试问,如此迂腐之国,有何惧哉?” 此言一出,勤政殿内顿时传出一阵轻笑之声,众人眼中对大明的嘲讽,展露无疑... “仅凭这一番高论,这份眼力、洞察力,殷大人当能称的上我高丽年轻一辈中的翘楚!” “将将不过是下官肺腑之言,不吐不快罢了,左丞大人缪赞,殷扬愧不敢当!” 殷扬年纪轻轻便已身居高位,自然深谙为官之道,展露自己的立场,出了一番风头之后,当即退回班列,不再言语! 世人皆有欺善怕恶的劣根性,高丽群臣亦不例外,与其说高丽群臣多半心向大元,倒不如说高丽君臣及百姓,从骨子里惧怕暴元, 只不过这一点,无人敢当众言明,甚至为保全自身颜面,亦常常下意识的否定这一铁的事实! 然而,凡事总有例外,虽说此刻的勤政殿包括国王辛隅在内,心向大元者占据大半,却也有不少的大臣,认为大明,远比苛刻暴虐的大元,更为可靠! 高丽三省之一的内奉省右丞,自朝议之始便一直微眯着双眸,闭目养神的张保机,缓缓睁开了略显混浊的双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