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你先带她们回去 (第1/1页)

安奕想躲着谁,就没有躲不成的。 哪怕柳云烟每天守在刑部门前,他也可以让他见不着自己的面。 俩人不和的谣言飞快传开。 很快,在有心人的掺和下,谣言从不和已经变成—— 安远侯世子嫌贫爱富,抛下从小护着他的刑部侍郎,回侯府享受荣华富贵,甚至还想哄骗贵女成亲。 安侍郎撞破其心思后悲痛欲绝,怕睹物思人,有家不肯回,终日在天牢内审案,甚至连十年前的旧案也翻了出来,忙的日夜不休。 一个是丢了数十年才找回来的世子。 一个是连升数级,屡破大案的刑部侍郎。 但带几分香艳意味的谣言,飞快的传遍了京城。 寻常人家也就是听个热闹,看个稀奇。 但心思深的一听就知道。 人家分明是隐晦的指责柳云烟德行有亏,配不上世子之位。 同时又在提醒另外一拨人,刑部正不眠不休的翻旧案。 但无论哪种人,却也都知道这俩人怕是分开了。 立刻就有想捡漏的人把自己的女儿和妹妹介绍给安奕。 安奕接连拒绝了好几个人,谁曾想,那日外出,却有个富商带着自家貌美的庶子,堵住了安奕的去路。 富商拽着自己的儿子,硬把他往安奕的怀里塞,庶子含羞带臊的想去攀安奕的脖子。 安奕吓的连连后退,险些跌倒在地,呵斥对方胡闹让他们离开。 没想到那父子二人竟当街抱头痛哭,非要他负责不可。 安奕气的险些动手,幸亏巡防营来的及时,将他们押走。 可这热闹以及传开了。 尤其那父子俩提及“负责”,难免让人多想。 消息传的沸沸扬扬,被困内宅的柳云烟都听说了。 他又急又气,再次跑去找安奕,依旧扑了空。 正当他准备大闹刑部,逼出安奕的时候。 有一位年长的老者,挡在他的面前:“少爷,您归家许久,为何不来外祖家探望?” 于是。 柳云烟就那种迷迷糊糊的跟他去了阁老的宅邸。 他记忆中的外祖已经非常模糊,但现在看着阁老,却意外地发现他既符合自己对于长辈的期待。 阁老长相非常的儒雅,蓄着胡子,用一双充满慈爱的帽子上上下下的打量着他。 “回来多久了?” 他问了句,却又离开说:“这些年在外奔波,实在是辛苦你了。 我们也曾派人去找过你,可惜便寻不着,孩子,这些年你去哪了啊?” 他太慈祥,太温柔了。 柳云烟下意识就想说实话,想哭诉这些年的不容易。 可话到嘴边,却又想起了安奕的警告。 最终,他还是说了安奕改了户籍后的那套说辞—— 他被抓走后没多久就大病了一场,拐子们见他病的厉害,怕捞不着钱,反而要赔一笔,就把他给卖了。 正好,当时安奕家里去赶集,看到年幼的他心生怜悯,就把他买回去给安奕当书童,他就这么陪着安奕,一直到如今。 “如此说来,安侍郎家该是乡绅,寻家可不会轻易给孩子买书童。”阁老的切入点很是刁钻。 柳云烟有种被拆穿的窘迫,干笑着点点头:“是,是啊。” 他再次强调:“安家虽然买了我却不曾让我入奴籍,这些年也待我极好,若不是安奕,我怕也活不了。” 他强调着安奕的恩情。 自以为谎撒的天衣无缝。 可他却不知道,能唬住别人仗的是安奕的名声,但阁老这种老狐狸,他怎么可能糊弄过去? 阁老早就发现了他的不对劲,只是不说透罢了。 毕竟孩子已经回来了,又是陛下下旨撑腰的人,没有必要细究。 “那该谢谢安侍郎。” 阁老一句话带过,说起了今日的重点:“你已经到了成亲的年纪,等会回去,带几个人收进你房里吧。 这些原本是你母亲该操心的事情,只是……唉。” 他难过的叹了一口气。 站在门外的老管家就立刻带了六名女子进来。 这六人各有特色,或娇俏可爱,或温柔似水,或飒气十足,各不相同。 分明是专门培养出来,往其他世家后宅送的妾。 “外祖!”柳云烟吓得从椅子上蹦了起来:“我从未想过要成亲,我有安……” “哪有男子不成亲的?” 阁老还说打断他的话:“你要靠的人,是靠不住的。 难不成这几日的谣言,仍未让你看清楚人心险恶? 我也不为难你,你带她们回侯府,我再安排些暗卫给你。 孩子,侯府水深,莫要让外祖为你担心。”喜欢让你害反派,你把他宠坏()让你害反派,你把他宠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