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矿盐过滤系统 (第1/1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图形很简单,三个粗粗的圆筒,从高到低排列着。 桶里从上到下分层放着,沙子,细布,木炭,细布,里面的颗粒越来越小。 最后面,放着一口大锅,锅下生着火。 李世民接过太监九儿呈上的画,一脸疑惑,“这是什么?” 李代傲娇的说道:“矿盐过滤系统,能将矿盐中的有害物质,滤除九成九。” 李代的话,如一声炸雷,在显德殿响起。 三人震惊的样子,让李代更加骄傲:“父皇,长安附近就有盐矿,用此法制盐,盐荒立解!” 李世民撑着身子的双臂,激动得抖个不停。 “皇儿,这可不是儿戏,你可有把握?” “父皇,儿臣虽年幼,但国家民生大事,绝不敢妄言。儿臣愿立军令状。” 李世民无语了。刚好点,又没正形。 怎么这么喜欢立军令状。 不知道朝堂多少人,最怕的就是立军令状吗? 你倒好,抢着立。 真是无知无畏。 殊不知,李代是电视剧看多了,以为古人,都热衷立军令状,表忠心呢! 不过李代这样说,反而给李世民带来,巨大的信心。 儿子都这样勇敢了,当老子的也不能含糊。 “下旨!着吏部尚书右仆射长孙无忌,户部尚书刘政会,工部尚书段纶,协同福王李代,主持矿盐提炼一事。此为最高机密,泄密者,斩!钦此!” 得,又给自己找事了。 李世民的旨意一下,李代甭想忙乎自己的摊子了。 “臣,领旨。” “儿臣,领旨谢恩!谢父皇赏赐!” 事情已经这样,赏赐不能不要。 赔本的买卖,咱不干! 李代嘿嘿一笑。 一张纸,一顿口水,换来千亩土地,收益着实不错。 段纶来的很快,四个人一起来到工部的车间,坐等矿盐取来。 李代闲不住。 在段纶的地盘上,转悠起来。 李代还缺酒精的蒸馏设备呢,难得正大光明到工部一游。 还不好好看看。 李代晃悠,长孙无忌和刘政会坐着,段纶还不得陪着。 谁让工部是他的地盘呢! 李代看着一把唐刀,从铁板到成型的整个过程。也看了加碳和淬火的过程。 中国古人的制刀工艺没得说。 渗碳成钢也会。 恐怕只会过程,不知原理罢了。 刀的好坏,更多还是取决于材料。 把普通的铁,再加工成想要的钢,还不明其原理。 稀有金属的提炼加工,需要更高级的设备和技术,里面还夹杂好多化学反应过程。 古人好刀的产生,大概率是无意中的一块铁矿石里,含有稀有金属,这才有了好刀。 要不古人总说,宝刀可遇不可求呢! 其真实原因,就是不会制造罢了。 就像见到玻璃球,全是一副可遇不求的摸样。 少见对怪,不外如此! 工部很大,作坊也很多。 李代转了一会,就有点累了。 对段纶埋怨道: “就不能把用火的放一起,怕火的放一边吗?这东一个西一个的,你想累死人啊!” 段纶无辜躺枪。 工部这样乱,还真不是段纶的锅。 原工部尚书是温大雅,段纶是李世民登基之后,才提起来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还真别说,统一规整一下是挺好的。 可整改需要钱啊! 工部也没钱! 矿盐取回来了。 李代亲自指挥匠人们如何做。 敲碎,研磨,初级筛掉大的杂质。 然后加水溶解,变成盐溶液,再进行三级过滤,然后熬煮卤水。 雪白的盐块,在锅里,肉眼可见的成型。 李代对三人说道: “用来过滤的细布、木炭,要记得更换。” “何时更换,你们自己把握。” “产出的精盐,稍微研磨一下,便可用。” “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长孙无忌言道: “王爷,矿盐这就可食用了?” 李代没说话,让人拿块细布过来,装了一包精盐,往身后一背道: “舅舅,你不想当大唐第一个吃精盐的人吗?” 李代走了,当第一去了。 可惜,第一个吃精盐的不是他,也不是长孙无忌。 段纶用手指头,从锅里粘起一点盐粒,便放进嘴里,品了品。 嗯! 不用问了,长孙无忌和刘政会,一看段纶的起飞的眉毛,就知道结果了。 二人也学着段纶,品尝一番后。 三人一起,神采飞扬! 必须立刻、马上、让陛下知道。 这可是天大的功劳啊! 三人你追我赶,直奔皇宫。 你们吃盐比我早,我进皇宫比你们早。 李世民这会儿正趴在桌上,看着精盐,眉开眼笑。 三人瞬间没了激情,看向李代的眼神,满是幽怨。 福王爷忒不厚道。 三人把李代挤眉弄眼的样子,深深的印在脑海里。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