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除夕年俗 (第1/1页)

每个寒假都是这样,从腊月二十开始,时间过得既快又慢,人人都在掰着手指期待着过年。 腊月以来,奶奶身体就一直不太好,全家决定不回望舒村过年,自然[南风望舒]也随之歇业几天。 腊月二十六,南禾和姐姐早早地回老家收拾东西。 主要是装点竹笋干货,再漫山遍野地挖些野葱和鱼腥草,临走时不忘给大门贴上春联。 即使没人,也得给家里添些彩色,祈福求愿。 日子一天天倒数,大家都在忙忙碌碌中迎接新年。 两个大人是这段时间家庭卫生与饮食的总指挥,掸灰尘和做饭是他俩的主要职责。 买对联是“文化之星”南禾的长处,她总能在摊位上挑选比较一番,慎重地选出她认为寓意最好的那幅。 南彦是南政亲封的“年货大总管”,自称“美食雷达”的他,能让城内的任何美食都难以偏隅偷安。 南青则是公认的“审美标杆”,全家人的新衣都得由她一一审核,方能通关。 今年没有农历三十,腊月二十九就是除夕。 一大早父母就开始紧张筹备,虽然老家的大锅大灶,更便于施展拳脚。但既来之则安之,这里条件有限也不能马虎。 望舒村的除夕年夜饭时间是中午而非“夜”晚。 临近中午,餐桌上已经摆得满满当当,几人按位置坐好,没到十二点,只能闲聊打发时间。 餐桌上最中间的是一条完完整整的红烧鱼,寓意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年年有余。 左边是腊肉香肠和几种类型的扣肉,依次排过来还有炸酥肉、麻辣兔丁、麻辣粉蒸肉等西南特色菜品。 右边是每年必出现的猪头肉、猪耳朵、猪舌头等一系列食物。 因为按照老家习俗,家家户户过年得杀一头猪,而向来有祭祀祈愿意味的猪头,就顺理成章被留到一年的最后。 不知别家,反正凉拌折耳根、野葱和香菜什锦,也是南禾家每次年夜饭桌上不可或缺的菜品。 …… 美食正当前,南彦等得不耐烦,他一边吞口水一边扭头问:“妈,能不能先吃个鸡腿?” 南政率先无情地拒绝了他:“不行!平常我不管你,这顿祖宗先吃!” 南彦不以为意地反驳:“祖宗们早已化成几抔沙土,不知飘向哪方了,你等会儿叫他们来吃,多半也找不到路!” “你小子别张口乱说,我懒得跟你闲扯,长出那张嘴,除了胡言乱语就是疯狂干饭!” “我本来就没说错,你还不是善变?前几年鬼节时,我们叫你遵守习俗给祖宗们烧点纸,你说人都死了浪费那钱!” “你非要揭短?闭嘴!小心祖宗偷偷来了听见不高兴!” 南政话音刚落,突然转头定定看着一个方向,伸手哆哆嗦嗦地指着南彦:“看吧~有个就在你背后~” 向来怕鬼的南彦立马一边捂眼睛一边喊:“啊啊!!!” 他顺势倒在旁边鲁简的肩上,根本不敢回头。 南青在旁边也吓得一个激灵:“爸,真的假的别吓我!” 鲁简看不下去,给了旁边男人肩膀一掌:“少神神叨叨地吓人,大过年的别逼我骂你!” 奶奶也突然兴起,开始恶作剧: “没那么多讲究,别怕!我到时候下去了跟他们聊聊,保证人家不再跟你们计较……” 南禾不信鬼神,胆子大,她没被爸爸吓到,却也对这八十多岁老人有些无奈:“奶奶,你也挺爱开玩笑。” 南青:“南彦,都怪你!大中午冷飕飕的!” 南彦:“……我只是想吃个鸡腿” 下午是全家人的集体洗漱时间。 按照习俗,除夕这一天必须洗头洗澡洗衣服,除去旧年一身的晦气。 而正月初一这天就不能再洗这些,也不能扫地,说法是会把福气扫出去,会让福气随水流走。 南禾对此向来都是恪守,这些“讲究”也只是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往往只持续一天,也不算很奇葩,没必要非去对着干。 —— 南禾一家人早早吃过晚饭出去遛弯回来的时候,夏木安家里还在如火如荼地准备饭菜。 按他们家的习俗,年夜饭也是中午吃。 但今年大伯一家从外地回来一起“团年”,故而拖到了晚上。 爸爸和大伯在厨房里烧热菜,妈妈和伯母在摆盘凉菜,自己只能前前后后打下手,时不时递个盘子,又转身撒点香菜。 春节联欢晚会开始的声音响起,这边也正好落座开饭。 席间,大人聊完这一年的顺遂坡坎,又开始关心小辈的老生常谈。 大伯母是个过于心直口快到常常令人稍感不适的人,但她自称只是“刀子嘴豆腐心”。 前半部分倒真名副其实,她这刀子嘴确实挺扎人。 夏木安刚夹起一块排骨放入碗中,对面就响起了她的问询:“小安啊,你现在高中了,还在练那个体育?” 夏木安有些疑惑,这不是亲朋好友早就知道的事情吗?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