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打抱不平 (第1/2页)

“这是哪里来的?”应皇子觉得这不像是府里原来的东西。起码他是没见过。 “我买的呀!”皇妃得意的一歪头说道,“花了好几千两银子呢。” “嗯,你喜欢便好。”应皇子随意的说着,把那几颗珠子放回原处。听的几个丫头直咋舌。这可是好几千两银子呢,得买多少亩田地,养活多少人家?可应皇子却只是这么随随便便的一句你喜欢便好,好像皇妃买的只是几粒糖豆,买了就买了。 “可是这地方太小了,东西都放不下。我想要一个书桌,还想要一个书房。”皇妃指着面前的一摊东西说道。 “皇妃。”紫玉觉得皇妃有些过了,便出声阻止道。一个女人家的要什么书桌书房啊。 应皇子却一笑,“这些都好说。只是你画出这样子来,谁会看得懂呢?” “你当然不懂了。”皇妃嗔了应皇子一眼,又摇头晃脑的说道,“可是有人却不但能看得懂,还做的出来!” “谁啊?”皇子看紫玉。 “哦,是一位金匠。叫永成的。”紫玉忙道。 “永成?”皇子疑惑的问道,“是哪个金铺的?我怎地从未听过?” 不怪应皇子有此一问。那时候的朝歌城,不过就跟现在的一个县城大小差不多,城里的商铺哪家东西好,哪家的手艺好,说起来那是人人都知道。老字号不外乎就那几家,老匠人也就只那么几个。尤其应皇子现在也算是半个掌柜的,对行会里的人也熟悉的差不多了,所以才会有此一问。 “他是最近才开的铺子。”紫玉道,“先前皇妃买这些玉石的时候,朝歌里的那些金匠就跟着前来,要给皇妃做首饰。皇妃就画出图纸让他们看,可没人能看得懂的。就只这个永成,看懂了,还照着把一个戒指给做了出来,就跟皇妃画的一模一样。皇妃那以后就把这些都让他来做了。” “啊?还有此事?”应皇子看看皇妃道。 “皇子你还不知道吧?眼下朝歌的那些贵夫人大小姐,都学着皇妃的样子打扮呢。不光是首饰,还有衣服,鞋子,凡是给皇妃做过东西的现下都成了这朝歌的新行首了。很是抢手呢。” 灵儿这里所说的行首,指的是行业魁首,即每一个行业的翘楚之辈。并不是前面说过的行业首领。那时候的买卖,都是卖原料的多,卖成品的少。所以,手工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行业。 义王别府的应皇妃最先是在销售领域出的名,人们都传皇妃是位好主顾,出手阔绰,购买力强。拿到义王别府的东西,几乎从没有退回来的,只要你的货物好。一时之间,人们有什么稀罕好物,都是抢先送到义王别府,以至于朝歌城里的官太太贵夫人想买什么都只能挑剩下的。这也无形之中给人们留下一种印象,好东西都让疯皇妃买走了,反过来说,就是疯皇妃那里的都是好东西。这也为皇妃日后成为朝歌妇女的潮流风向标埋下伏笔。紧接着,那些被皇妃选定的专用匠人,裁缝,金匠,木匠什么的,都把能被疯皇妃选中视为一种本事和荣耀。毕竟,有多少人想去挣皇妃给出的高薪,可皇妃都看不上。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被封为再世鲁班的王贺然。王贺然祖上几辈子都是木匠,王贺然更是心灵手巧,尤其擅长雕工,飞过一只鸟,他都能照着一模一样的雕出来。因此,成为皇宫里的御用工匠。能请到王贺然,那得是多大的面子啊。可皇妃只是问了两句,就把人打发了。说他不行。气的王贺然就此收山。你想啊,皇妃连御用工匠都看不上,那被他选上的岂不是更在御用工匠之上?更何况,给妃做的那些衣服首饰,总会被摆在铺子里的显要位置展示一段时间。前来做活的那些太太小姐们,看着那款式新颖,面料华丽的新衣,独特大方,耀眼夺目的首饰,哪有不动心的?最早,是在一些乐乐坊的艺伎身上,出现了皇妃设计的衣服首饰。这些艺伎都是卖艺不卖身,被老鸨养在深闺,做为招牌,以吊人胃口,抬高妓寨的档次。这些艺伎都是色艺双绝,品位一流。尤其乐乐街几个头牌,都想着能艳压群芳,成为花中魁首。一个个在衣服穿戴上下足了功夫。别看男人总想着勾引贤妻良母做荡妇,可真到了妓寨,却都想在染缸里挑那出淤泥不染的。艺伎们都是深谙此道,知道要想出人头地,就不能做庸脂俗粉。因此都往雅了打扮。雅而有致,媚而不俗。可衣服就那么些面料,就那么些样式,穿来穿去也穿不出什么新意来。因此,当九儿家的吕九儿首次照着皇妃的样式,穿着一条淡兰色的蓬蓬纱裙亮相时,一下子轰动了乐乐街。吕九儿和妓寨九儿家的,就此出圈,成为乐乐街之首。此后,别的艺伎纷纷效仿。说起艺伎,可能很多人会有误解,觉得她们就是妓女。可实际上,那时候的艺伎就和后来的日本艺伎一样,也是当时特有的一种文化。能够登堂入室为人表演,且请得起她们的都是一些豪门巨富,也因此得以让皇妃的设计风靡贵妇圈。本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