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借宿山村 (第1/1页)

好书推荐: 乐可 鬼喘气

“道?”刘伯温狐疑地重复了一句,脱口而出,“老子?《道德经》?道家?” 刘伯温虽然从未受过正统教育,还在弱冠之年,但他被父亲启蒙后将家中的藏书也看了好些,从先秦到宋朝的经典着作也阅读过,对道家的思想也并不陌生。 黄耀祖不置可否,微笑着说道:“大道无形,大音希声,大智之人,不耽于形。小基基,你可是神童哦,不会听不懂吧!” 刘伯温白了他一眼,心里有些郁闷。自从黄耀祖开窍后老是给自己取一些奇奇怪怪的绰号,像小温,老刘之类的,就连从小喊着的名字从他嘴里喊出来也变了味道,总觉得怪怪的,有其它的涵义,这回更过份了,还多了一个字。 “请叫我伯温或者刘基,阿祖你这性子转变得也太快了。” “好的,小基。” 刘伯温哭笑不得,脸上肌肉抽搐。 不过他很快又想起刚才黄耀祖的调侃之语,竟然瞧不起他,有些恨恨道:“少看不起人,我也是知道一些的。” “道家执着于肉体或虚无,落于有、无二边界,虽精勤苦修,而不得真出生死,仅可成仙生天,终不出三界,斥为“守尸鬼”,你现在开始追求这些虚无飘渺的东西了吗?” 黄耀祖却没有与他辩驳,反而掏出一张符篆。 刘伯温正在奇怪自己的发小不知从何处变出来一张黄色的纸,上面还有一些歪歪扭扭的红字,更加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刘伯温发誓,这是除了看到黑龙以来这辈子再次震惊他的事情。 黄耀祖手中的符纸离开了他的双手却没有掉落,反而缓慢漂浮起来,仿佛它的下面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托举着,越来越高,直到超过两人的头顶。 轰! 符纸突然发出一声低沉的声音自燃起来。 燃烧后的符纸却没有变成灰烬,反而变成一团耀眼的金光。 刘伯温本能地抬手遮挡住双眼,好奇心和驱使下手又微张开一个口子,看了过去。 金光冲着他冲了过来。 “啊......” 刘伯温吓得从石头上蹦了起来,起身检查起自身的状况。 一番检查后并没有什么问题,但他很快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这一路走来跋山涉水,穿山越岭,袍子与靴子上早已经弄满了泥泞,如今衣服鞋子却宛如刚洗过一样,一尘不染。 “这......这是怎么回事?”刘伯温激动地问道。 “虚无缥缈吗?这就是我的道,这只是一张简单的去尘咒。” 刘伯温看见黄耀祖又开始仰望天空“装逼”了,脸上肌肉又是一阵抽搐,脑袋里浮现出一个大胆的猜测。 “难道是上回黑龙也传授你了......” “算是吧,你不也得到天书了吗。”黄耀祖望着他似笑非笑道。 “你怎么知......”刘伯温惊讶中脱口而出,后又意识到自己失言了,怏怏道:“阿祖,你怎么知道的。” 怎么知道的,后世谁不知道,刘伯温得一卷天书,从此一飞冲天。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着称于世,你也是一个大挂逼啊,黄耀祖一眼不眨盯着他。 刘伯温被盯得不好意思,脸微红扭到了一边。 两人休息好后又开始赶路。 “阿祖,这天书太晦涩了,我到现在还没有初窥门径。” “人傻就要多读书。” ...... 南田的九道岭可不是说着玩的,相传这是还是道家的七十二福地之一,依托大山深处,高旷绝尘,世外桃源之处。 因为刘伯温肉体凡胎的缘故,即使有黄耀祖的帮助,也只下了两条岭就快天黑了。 “阿祖,前面有个村子,我听父亲说过,叫李家岭,村子里的人大部分都姓李,我们去借宿一晚,晚上赶路太危险。” 看着刘伯温精疲力尽的样子,黄耀祖点了点头。 不远处看见了炊烟,两人找了最近的一户人家。 山坳处有一间茅草房,还有一个宽敞的篱笆院子,里面传来孩童的嬉戏声。 两人儒雅的年轻模样,很快就取得了主人的信任得以进入院子。 男主人外出打猎未归,只有一个年老的妇人,一个年轻的女人带着一个两三岁的孩子独自在家。 “感谢老夫人的收留,不然我们两兄弟只能与野兽和朝露作伴了。” 刘伯温拱了拱手。 “山野人家,没有那么多规矩,两位小先生是要去郡城求学吧。” 说话的是男主人的母亲,李老夫人。 她满头银发,皮肤皱巴巴,步履蹒跚,但精神还矍铄,双眼有些发白模糊但却透着慈祥。 她不时望着在一旁玩耍的孙子和正在劳作的儿媳,一脸满足。 “是的老夫人,我们正要去郡痒入学。”刘伯温恭敬回答道。 一旁的黄耀祖没有说话,他一进院子就盯着李老夫人的儿媳,灵动的眼睛,镶嵌着像猫一样的眼珠,闪烁着警惕的幽光。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