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李代桃僵 (第1/1页)

“小子,你真的要去那个什么主神空间?就为了帮那个......那个小姑娘?”宝爷有些担忧地问道。 “是的,不光是为了帮尔岚,我总觉得那里有我追寻的秘密,相信在那里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得到一个解释。”黄耀祖说道。 “好吧,你宝爷我陪你走一遭。” “谢了,宝爷,不过好像也由不得你吧......” 华夏队回归。 ...... 三年后,也即是洪武八年。 诚意伯府。 刘琏送走带来御医为其父刘伯温看病的左丞相胡惟庸后,急忙又回到卧室中。 “父亲,左相已经送走了。”刘琏恭敬向刘伯温回复。 只是刘伯温似乎并没有听见,倚靠在床上,陷入沉思中。 刘琏小声问了问一直守在床边的刘璟,后者摇了摇头,指了指刘伯温捏在手上的药方。 那是御医开的药方,临走前还嘱咐两人按方抓药,只需两付药即可药到病除。 “父亲入冬后即感风寒,上位知道后即遣御医来医治,可见父亲的确是皇帝股肱之臣。”刘链想到这些不由得有些骄傲。 “父亲,父亲。”刘琏又唤了几声。 刘伯温终于有了反应,长吐一口气,望了望手上的药方,伸手递给刘璟。 “三年了,忍了三年了,还是没能过了这个坎。”刘伯温长叹一声,气色更差了。 “什么三年了,父亲你说什么呢。”刘琏不解询问道。 刘璟说道:“父亲你先休息,璟亲自为父亲抓药。” 说完就要出门。 刘伯温出言拦下了他。 “璟儿,你去把门关上,为父有事向你们交代。” 刘璟与刘琏一头雾水,还是听话偎依到了刘伯温的身边。 “为父走后,后事从简,低调行事。你们还需要以守孝的名义尽快向皇帝上辞呈,举家返回蓝田老家,终其一生不得再出仕为官。” 一言出,石破天惊。 刘琏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父亲,只是偶感风寒,怎会提到后事,太晦气了,父亲不要胡思乱想,御医已经开了良方,一定会药到病除的。” “是啊,父亲,你好好养病,不要多想。”刘璟也是着急劝解起来。 两个儿子都认为自己父亲是因为生病而思绪烦杂,胡言乱语起来。 刘伯温对于自己儿子的纯孝还是有些感概,但却没有与他们争辩,他准备用事实来告诉他们。 “你们看看药方,都是些什么药。” 刘璟拿起读了出来:“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芦根、地黄、板蓝根......” “是啊,都是再平常不过的药,不过为父吃了这付药后必死。”刘伯温眼冒精光,声音有些发冷。 “死......不会啊,都是平常吃的药。”刘璟翻来覆去看了几遍,还是不敢相信。 “为父也懂医理,为父得的是风寒之症,皆因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引起的,这是风寒之症怎可用风热之症的药,服此药两付,体内必定寒气郁结,疼痛腹胀而死,是良药还是毒药,皆是人心啊。”刘伯温声音有些悲凉。 “怎会如此,我这就找那御医去,庸医害人呢。”刘琏气冲冲就要出门找刚才开药的御医的麻烦。 “就是,幸好父亲通医理,不然平白被他害了。”刘璟也是气不打一处来。 “琏儿,不要去,过来,听我说。”刘伯温满脸慈祥,解释起来,“那是宫里的御医,优中选优挑出来的医者,怎会犯如此错误,一切都是皇命,他不得不如此。” “如果带御医来的是其他人为父都能活命,不过是胡惟庸就不可能了。为父与淮西勋贵不是一路人,与胡惟庸更是不死不休的政敌。” “这些事情,皇帝都知道,可皇帝还是派他来看我,潜藏的意思就是要胡惟庸借此机会除去我。胡惟庸是聪明人,他一定是读懂皇帝的意思了。” “本来我还存了一丝侥幸,看到药方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刘伯温从斩龙一役回来后低调了三年,他知道自己有些犯了皇帝的忌讳。任何一个帝王都不喜欢有不可控的事情与人,恰好刘伯温与刘伯温干的事情都在此之列。 本以为三年过去了,皇帝一定会渐渐忘了这些事情,哪知道还是逃不过。 “父亲,我们不吃御医的药就行了。”刘琏、刘璟慌神了,扑在床上哭泣起来。 “糊涂,不吃就能避过此祸吗?我死了能保全你们所有人,我不死,我们全族都会死。”刘伯温怒骂道。 他何尝想死,只是有些事情由不得他了。 卧室里的气氛很悲伤,正在这时候有下人的声音在外面询问:“老爷,外面有一老者,说是来完成与故人的约定,求见老爷。” “故人的约定?”刘伯温疑惑,还是让下人去请人进来。 不一会儿,一个仙骨道风的人踏进卧室,一阵爽朗的笑声随之传来:“刘伯温,别来无恙。”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