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你们这么怂 (第1/1页)

身处这个时代,作为后世的红党军队精英,方振华怎么憋得住。 之所以在延州没有怎么表现,不是他装,也不是韬光养晦或者敝帚自珍。 而是真不知道怎么开始。 一来自己是老总警卫员,几乎到不了前线,后方人人比你官大,你个毛头小子一天仗没打过还教别人打仗? 二来方振华也知道,后世的军队是依赖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和合理营养的。 他的训练和战斗方式,不一定适合。 不然你来个“魔鬼周”试试? 就华夏军队这体格,别管红党、军阀还是中央军,你把人拉出来试试他就逝世给你看。 就算人员能扛住,就他要求的弹药训练量,后勤部长也要毙了你。 看这后面9个,5杆枪长短不一,背在身上的子弹带扔水里都能漂起来。 真穷啊! 关键是自己身上本身很多问题都是组织信任才没有刨根问底,要是再来这么多外挂,别人怎么想。 虽然自己问心无愧,但是红党内部严格的审查制度也是客观存在的。 你说你穿过来的?谁信? 何必把事情搞复杂呢。 所以只有到一线自己干,才是出路。 毕竟“实践才是硬道理。” 到时候无论什么战术,一句“自己摸索出来的”就可以解释了。 “连长,前面是张村,过了张村还有15里就是联络点,要不要先派人去看看?”九人班的班长杨老根凑上前小声问。 方振华看他一眼,每次看到这个班长,就忍不住心里嘀咕。 旅长这个老抠是欺负我年轻吗? 我记得八路军一个班标准是12人啊,9个人是什么鬼? 还有你杨老根这个班长,红党很少有三十岁左右的班长的,就是二十多岁的营连干部都很正常,年轻着呢。 你这个班长,我严重怀疑是炊事班班长。 唉,将就着用吧。 方振华点头:“你带个人去前面侦查一下,两个人都要带枪。”方振华觉得自己的话很多余但必要。 二十分钟后,杨老根低声喊着小跑过来。 “连长,连长,有情况!” 方振华很无语,这个炊事班长嫌疑人就是这么粗犷。 就算没教你们战术手语,也可以走近了说吧。 山谷里万籁寂静,你这一嗓门可以把邢台的鬼子叫起床。 “老根,什么情况?”一把把杨老根摁下来,主要是制止他继续大声说话。 “连长,张村有伪军。” “具体多少人?有没有鬼子?”方振华问。 “应该没有鬼子。村子很安静啊,也没有房子被烧,鬼子不是这样的。 村口有一个伪军岗哨,估计是一个班的伪军吧。”杨老根很有把握地点头说。 嗯?你居然说的好有道理。 方振华听着这么简陋的情报,不知从哪里说起。 看方振华没有吭声,杨老根又请示说:“要不我带人去把那个岗哨摸了问一下?” “不行!”方振华这倒是立刻反应过来,“情况不明,如果到村里一旦出了问题就不好摆脱了。我们只是经过,不一定要吃掉这股伪军的。” 他看看身后这几杆枪,实在没有底气。 “不过嘛,如果真的是送到嘴边的肥肉,那是有点可惜了。”方振华摸着下巴,“出村的路你看了吗?” “看了,东西两个口,但是向西就是太行山深处了,可能性不大。向东70多公里是邢台或者往南去武南(也就是后世的武安市),也可以直接去鬼子其他据点。”这次杨老根还算靠谱。 “奇怪,二鬼子跑这么远?”方振华有些纳闷,这都快算是到八路根据地里了。 他倒是有信心进去摸一下情况,不过还没有到天河山党组织报到的他实在是不想节外生枝。 可是这么好的机会,送到嘴边也是不容错过。 想到这个,方振华“霍”地一下站起,手一挥:“走,我们去他们回去的路上等。打不打再说,但一定要看一下这伙二鬼子到底在干嘛?” 要说38年的八路军整体素质还是很不错的,很多都是长征过来的老兵,走了一夜,一听要打仗,立马精神百倍地又急行军了3里路,直到找到了一个林木茂密的伏击点。 选的这个位置,其实不适合稍大一点的部队伏击,可用的只有一侧平缓的小山坡,空间不大。但胜在林木茂盛,易于隐蔽。方振华他们人又不多,正合适。 关键他们就只能一侧埋伏,没办法,敌情不明,自己人少枪更少,一侧埋伏便于控制。 万一出了意外,不会有一半人被隔断,好撤退。 大不了打不过就跑呗,教员还说“敌进我退”呢。 这样有点无聊地趴着,一直等了两个多小时,天大亮,敌人来了。 远远的一辆骡子拖的大车,旁边稀稀拉拉10来个黄色的人影,没办法,连个望远镜都没有的条件,能看见已经算是视力好了。 还要感谢山林里伪军这亮瞎眼的黄色军装,不然真心不好发现。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