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田家镇 (第1/2页)

好书推荐: 本命三国

田家镇。 这座江防要塞位于武汉下游150公里处,也是守卫武汉的最后一道长江门户。 华国军政部门所绘制的长江军用地图,无论比例多大,都要标注他的位置,可见其重要之程度。 另外日寇第6师团在占领广济后,拦在他们侵犯路上的要塞,也仅剩这一道险要之所了。 八月五日,针对日寇的步步紧逼,武汉军委会决定,驻守田家镇的第2军和南岸副池口的霍揆彰54军组成11军团,由李延年将军任军团司令坐镇指挥,以应对直扑而来的鬼子第11军所部。 九月十五日,在经过一段时间休整后,老鬼子冈村宁次集结了陆海空三军2万多人,准备对田家镇展开猛攻。 而担任主攻的稻叶四郎则根据田家镇地形,企图利用第6师团一部从正面佯攻,而他自己则亲率主力多人直扑北面的松山,准备迂回偷袭,这也是鬼子惯用的老一套了。 但是令稻叶四郎没想到的是,李延年将军早就看透了他的伎俩,并且提前在田家镇北部区域署了主力第9师。 这时的镇北,虽然只有8000多官兵驻防,但是地形与华国守军非常有利。 因为那一片是黄泥湖,而且周围都是湖水沼泽地,仅有一条小丘陵能通往要塞腹地。 第9师师长郑作民少将正是基于此,才把25旅放在丘陵上,布置了第一道防线。 随后又在小丘陵的北面,就是松山所在,郑将军将第26旅派驻在了这里。 丘陵与松山阵地也因此互相衔应,即使丘陵丢了,只要松山不失,日寇就没有办法直取田家镇。 …… 九月十六日,就在日寇第6师团准备进攻田家镇的时候,白崇禧将军又急令第26、86军赶来增援阻击,这也是武汉军委会临时做出的调整。 原因是田家镇初属于第九战区,但是从实际位置上来看,它又恰好跟五战区各处防御要点连成了一线,因此在开战前一天,军委会紧急做了调整部署,又将要塞防务划给了五战区。 九月十七日,战斗打响。 日寇在长江上的几十艘日舰一字排开,不停的对丘陵高地轮番轰炸,守军的阵地几乎被炮弹夷为了平地。 而且鬼子的手段也越来越狠毒,甚至在第一天就用上了毒气弹。 所以,一开始双方的战斗就进入了白热化,守军官兵只要还有一口气,无论轻重伤,都在拼命向鬼子还击。 他们,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了,这些勇士也没打算活着从战场回来了… 就这样,在炮火的支援下,鬼子也不断发起冲锋,固守丘陵的25旅官兵则死战不退。 弹药用尽了,他们就把鬼子放进阵地,等鬼子冲过来后,25旅的勇士们就用枪砸,用刺刀捅。 战斗到最后,有的战士就抱着鬼子滚在一起,打着打着,就一口咬在鬼子的脖子上… 这群华国好男儿,在拼死扞卫着自己的使命… 九月二十日,形势逐渐恶化,丘陵高地右翼终于被鬼子一部突破,紧接着各营各连的阵地也一一相继失陷。 但是,即使面对如此糟糕的形势,第25旅剩余的将士却临危不乱,他们边打边撤,直至退守松山继续抵抗。 等鬼子冲到松山前沿时,两个旅的官兵互相配合,竟然跟鬼子打的有来有往。 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鬼子也伤亡惨重。 而松山阵地,巍然不动。 二十四日,正当稻叶四郎进退维谷之际,江南方面进攻的日寇传来好消息,他们已经攻占富池口要塞。 这样一来,就打破了田家镇防御体系中的一环,因为随着富池口的失陷,田家镇南面顿失屏障,基本上已是腹背受敌。 就在要塞危急时刻,第57师师长施中诚少将向全体官兵颁下决死命令,誓与要塞共存亡。 要塞北部,施师长的外甥龙子育341团长,在阻击失利后,本可率部退向松山,但他并没有那么做,而是组织起剩余部队,向进攻要塞的鬼子毅然展开反击。 二十六日中午,龙团座偕同一众部下,英勇献身。 二十九日上午11点半,在要塞阵地上的华国守军全体阵亡之后,第6师团一部冲进要塞,至此田家镇陷落。 被武汉寄予厚望的田家镇要塞,在守军官兵视死如归的搏命抵抗下,虽然没能固守2个月,但是所部将士与侵犯的鬼子也坚持大战了半个多月。 他们终以自身2万伤亡的代价,击毙击伤鬼子8000之多,也给鬼子来了一记沉重一击。 …… 就在田家镇陷落期间,富池口西岸的半壁山要塞,第98军193师所部仍在苦苦坚持。 直到九月下旬,守军第385旅旅长马骥,曾率领将士们写下血书誓言,他们与要塞共存亡。 在与鬼子激烈交火的20多天里,其部官兵甚至创造了一个奇迹,那就是,他们以自身伤亡1000多人的情况下,奋勇毙敌3000多人。 以至于在385旅最终奉命撤出阵地之后,由于他们之前打的太凶狠,鬼子一连几天都不敢进入阵地,生怕守军有埋伏。 直到十月四日,心有余悸的鬼子才在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