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走访钓友 (第1/2页)

案情分析结束要对大女儿的笔录加以证实,找到其口中的一起去海边的同学,看看是否案发前一天晚上如她所说去了海边,昨晚在其同学家中过夜,对秦静的死毫不知情。 “还有没有其他不同意见?或者是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出来,大家不要拘谨,案情讨论就是有啥说啥。” 大力终于举手了,也算是在自己再三开导下的成果,蔡队心里一喜。 “我觉得楼下的邻居也有作案的可能,不能掉以轻心。” 这个想法倒是清奇,讨论就是希望遇见各种不同的想法,任何和案子有关的事儿都要考虑在内,只要是合情合理就是好想法。 “说来听听,你说邻居有作案可能的依据是什么。”蔡队对任何观点都本能的有种好奇心。 “首先邻居阿姨报的警,据不完全统计,凶手在报案人里占了不小的比例,也就是所谓的贼喊捉贼。 这毕竟是个概率问题,暂且不考虑,本案中阿姨在口供中提到她叫门时,没门锁,手一推就开了。要知道凶手应该是提前将注射器做好手脚而不是激情杀人着急离开,死者一个人在家门没锁的概率很低。再加上家人都没在家,她又没有钥匙,这就更加大了邻居的作案概率。 再一个,发现死者后邻居阿姨表现的极其冷静,即使是没有外伤的平静死亡,那毕竟是个死人,表现得如此平静不像是一般人的正常反应,若她是凶手,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就另当别论了。 还有最后一点,笔录上她声称自己之所以选择先报案而不是通知家属的原因是因为案发当天早上听到楼上吵架。吵架的人又不是大女儿,我觉得这个说法多少有点牵强,虚张声势的嫌疑。” 大家都是有经验的,每个人说的都有道理,下一阶段主要的就是排除掉没有作案时间的嫌疑人,尽量把目标锁定,然后再在重点嫌疑人身上下功夫,找到证据,这样才能让其开口承认作案事实。 “花法医,辛苦你陪我们这么久。”蔡队对即将要走的花小雨报以感谢。 “就别和我客气啦,我这法医专业的也帮不上你们什么大忙,破案是个苦差事,这点儿事儿不算啥。” 案情分析会结束后,大家马上投入到紧张的调查走访环节,一是大家提出的可能的嫌疑人一个也不能落下,再一个对死者的社会关系要继续深一步挖掘,发掘有可能的潜在嫌疑人。 这个案子和上个案子有些类似,死亡时间和作案时间不是同一个,这无形中给侦破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但是再难的案子都是人破的,只要是人干的,总要有破绽,大家有信心一定可以查明真相。 首先是林生的不在场证明调查,对于这件事大家还是经过一番商议的。由于路途遥远,加上林生回家时带的鱼桶里装的是大青山的鱼,大家曾不想对其进行调查。 但是小彤还是坚持说这么放过一个杀人动机十足的人是很冒险的,最起码也要找到林生所说的渔友才能安心。 蔡队几经商议还是决定从本来就紧张的人选中抽调出一个人和她一起进行笔录问询。 赵军自告奋勇陪小彤去找林生,一来是他也觉得林生有很大作案嫌疑,再者说他和小泽关系最好,如果是小泽在的话一定不会让小彤落单。 去招待所的路上,小彤问赵军:“师哥,你为什么选择陪我呢?大家似乎都不太认同我的观点。” “没所谓吖,都是为了破案嘛。而且我也觉得林生有嫌疑,虽然他去大青山钓鱼,但是我们不知道他晚上有没有回家。 而且这种长效胰岛素,每天扎一次,一般是睡前注射,凶手只要在前一天死者使用完胰岛素到案发当晚死者使用胰岛素之前将注射器调好就行。 林生的离开时间是在案发当天早上,所以他完全有作案时间,在不在场与其是不是凶手没有直接联系。” 赵军和小彤来到招待所,正赶上中午吃饭时间,林生正在食堂吃饭,两人正好也一同吃个便饭填饱肚子。 “怎么没和大女儿一起吃呢?就你们两个还没在一起。”赵军好奇地问起林生。 “年轻人还是喜欢吃点儿外卖啥的,总在食堂也腻了。这会儿应该在房间里面吃麻辣烫吧,早上她说中午订麻辣烫还问我吃不吃。” “大女儿说她周一中午就出去了,一直没回家吗?” “对,周一下午我回家没看见她,晚上也没回来,我也是周二早上就走了,再后来你们就知道了。” “你说一起去大青山钓鱼的还有一个朋友,是嘛?” “是,我们俩总一起钓鱼,头一天一早走,第二天中午回来,这样比较过瘾。” “晚上是睡在河边吗?” “是吖,有帐篷,这样又方便又省钱。” 赵军并没有接着问林生晚上有没有回来,因为如果他是凶手,头离开家时完全可以把注射器做好手脚。而两次挪动尸体一次是早上3-5点,一次是中午11点,只有早上的这次时间来得及再返回大青山。 没问是不想引起对方怀疑,小彤要来了朋友的电话并约了时间地点,于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