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 (第2/4页)

个小巧的点心攒盒,依次放在了地上。

在众人一片的咋舌之中,小沈公子开始吃点心,小喜开始烹茶。

冯二囡早就被这派头镇住了,好半天才记起来怎么说话,忙用肩膀撞了撞李花儿,惊讶道:“花儿,你认识那人?”

众人的眼睛虽然都落在小沈公子身上,耳朵却都在这面。

冯二囡所问的,正是大家疑惑的。

李花儿保持着镇定,笑道:“不算认识,只是之前我请回来的凤凰,便是他买去的。”

李花儿的凤凰是孙家帮着卖的。

孙家老四也是个有本事的人呢。

是以众人听见这句话,又都将眼神落在了孙家在场的几个人身上。

可是别说孙婆子、童氏等不知道,就算是带着孙小小来看热闹的宁氏,都是一脸茫然。

她单知道丈夫说过,清远县来了个什么姓沈的有钱人,却没上心过。

冯二囡听李花儿也不清楚这人的底细,心里更奇怪了,再见此人吃的那点心,个个小巧精致,都是以前没见过的,便叹道:“啧啧,好大的气派呢,到底什么来头?”

这股子为着小沈公子的到来而兴起的八卦之言,不一会儿就沿着那河岸传遍了。如今河岸上人多,常在县里出入的人也多,所以不过一会子的功夫,就又有人传来了这位富贵公子的来历。

“花儿姐姐。”张玉又窜了出来,脸上还带着花生碎,挽着李花儿的胳膊,笑道,“姐姐你认识那位少爷?”

李花儿摇摇头:“不认识的。”

这已经是她第四次回答同样的问题了。

张玉儿嘿嘿一笑,凑过去小声说:“我刚才听人说,那少爷姓沈,是个发配来的犯人呢。”

“啊?”冯二囡惊呼了一声,“犯人?”

不独她,连旁边许多听见消息的人,看向小沈公子的眼神,也充满了疑惑。

偏偏小沈公子彼时也正看着岸上的光景,眼睛就转过来,和冯二囡对视了。

他对着冯二囡,温和的一笑。

饶是冯二囡那样的性格,脸都红了,忙别过眼去,却不信张玉儿的话了。

“别是假的吧?”她道,“哪里发配的犯人,是这个样子的?”

张玉儿忙道:“都这么说的,说是京城来的。”(未完待续。)

第九十五章 谁的仪仗

冯二囡听说,吐了吐舌头:“说京城来的我信,说犯人,我不信。”她推了推李花儿,“你见识多,你觉得呢?”

李花儿也是第一次听见这位小沈公子的来历,心中将信将疑的。

她如今所在的南垂之地,有人被发配在此是很有可能的,可是想想小沈公子的行事……

与其说是犯人,不如说他是来这里躲清闲的福贵公子,更让人信服些。

她摇摇头:“我也不知道,不管是什么人,也不与我们相干。”

这周围人议论纷纷的声音,显然小沈公子也是能听见的,不过他却依旧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坐在那儿自饮。

小喜听得分明,低声笑道:“公子,人都说你呢。”

小沈公子横了他一眼,下巴一抬,对着河上道:“看河,听那些人的话做什么。”

小喜还要说话,忽然就听见有人高声喊道:“来了!来了!”

所有人的目光,几乎一瞬间就都集中在了河面之上,齐齐向着北面看去,那前面的人,还向着岸边挤了挤。

守岸的军士,连忙喝止他们,维持着秩序。

李花儿她们所在的地方,人少,还占个高字,此时就显出了安静。

看过去时,果然就见一支浩浩荡荡的船队,向这面驶来。

七艘船,前三后三,簇拥着中间最大的三层画舫。

画舫主体的颜色是大红色,船头盘绕着一只龙,龙头向下微垂,却掩不住那霸气。

画舫之上,列军仪仗,举的的诸如华盖、龙旗、幡、团、炉、扇、灯、伞,都有定数,皆是威风八面,迎风招展。

众乡民哪里见过这样的架势?个个都是张着嘴巴啧啧嘴巴。

“好生威武!”有人道。

“看来来的竟然是个什么王爷呢。”又有人仿佛知道一般。

“你又懂了?”

“你瞧那举着的没有?那叫华盖,得是王爷以上才能用的呢。”

“这来的是哪个王爷?”

“朝廷里算上那异姓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