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代号8405工程”

公元1986年10月,C国的西南边境笼罩在一片战火中,CY两国的军队在狭长的边境线上进行着你死我活,寸土必争的激烈战斗。每天几乎都有激烈的炮战,C国军队的阵地已经深入Y国境内几公里,每次“拔点”战斗都是一番激烈无比的血与火的较量。我军的边界防御作战,自1979年对Y国自卫还击作战算起,已经进入了第七个年头了。在这七年里我军越打越强,一些陈旧落后的装备,通过这次战争都得到了更新,各大军区的部队分批上战场轮战,使多年没有闻到硝烟的部队,在实战中得到了锻炼,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

而C国的北部却十分平静,人们的生活节律正常的摇摆着。同样有着漫长边境线的R国,却同中国没有一丝火药的味道,除了在真理报上半真半假地抨击一番中越之争外,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战争举动。时值秋高气爽,果实累累的收获季节,连绵的山峦已是五彩缤纷,清澈的河流在秋日的艳阳下静静地流淌着。一望无际的火红的高粱,金黄的稻谷,随着不时掠过的微风泛起阵阵涟漪。一派丰收平和的景色,令人感叹,令人心旷神怡,令人感受到和平的陶醉。然而,在这祥和的表面气氛掩盖下,是一双双警惕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北方,随时准备将趁火打劫成性的北极熊赶回老巢。

在C国东北吉林省的老爷岭山区的深处,C国政府耗资近万亿人民币的绝密工程——代号8405,历经2年的时间已经竣工,即将投入空前的、最伟大的科学实验。“代号8405”,顾名思义就是1984年5月,经中央军委批准,由国防科工委和中国科学院牵头,根据李建华院士的“粒子记忆组装”理论,为了验证这个理论的真理性,同时也是为了填补时空领域的空白,开始了这项耗资巨大的工程,它的公开名称是:C国外太空空间理论研究基地。不容易啊,刚刚改革开放就同Y国较量了一番,现在,两国军队在云南和广西千里国境线上还在打得不可开交。军队打仗需要钱,搞基本建设需要钱,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需要钱。处处都需要钱,国家经费捉襟见肘,在这种艰难的条件下,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军委,仍然做出“代号8405”立即上马的决策,宁可停建缓建一些基础建设项目,也要提前发展目前这项世界最先进的科技项目,为了将来我国科技领先世界,需要暂时克服眼前的困难。虽然工程经费由于种种客观的原因,有时不能及时到位或是数额不足,好在我军工程兵极高的工作效率,施工中充分发扬我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群策群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经费不足的缺陷,终于仅用两年时间完成了整个工程。为此,有201名指战员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永远长眠在这块黑土地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没有奖章,没有称号,只有“革命烈士”这个普通不能再普通的称呼。可是,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他们所作出的辉煌业绩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粒子记忆组装”理论,通俗地讲有点类似银行电汇业务,从甲地到乙地汇款并不是钱币实际通过运输工具运载到某地,只不过甲乙两地都有钱币这种物质,只需要相关的信息即可真正实现瞬间汇款。这是不是可以想象成把甲地的物质信息化,通过电信或某种其它的手段传到乙地,再利用乙地的已经存在的物质组装成同甲地一模一样的物质。当然这只是个比方,不一定能准确地阐明“粒子记忆组装”理论,实际操作中却是无比的复杂。别的不说,专门为这项工程配套了3座核发电厂,就可以看出工程的巨大和复杂程度。巨大无比的粒子加速器,要比1972年在M国费米国立加速器实验室建成的质子同步加速器大150倍,功率大2000倍。M国人的加速器造价高达亿美元;主环加速器平均直径达2千米;全部磁铁加起来重9000吨;工作人员有1400人,并号称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实验装置之一。可是同我们的比起来简直是老鼠和大象的比例,其复杂和先进的辅助设施也不能相比,C国人的习惯是有肉埋在碗里吃,不愿声张,韬光养晦,埋头发展。我敢说,如果M国政府知道C国发展到这个地步,里根总统会第一个突发脑溢血或心肌梗塞。在巨大无比的能量驱动下,加速器将物质转化成微小的粒子,经光能扫描器扫描,将所有的物质信息打成一个信息记忆能量包,并达到光速的一万倍速度发射到宇宙空间,追上已经逝去的时光,在这一点上是参考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待到能量消失殆尽时,能量包释放出能量,在到达的任意时空中,利用那个时空的基本物质,依照记忆的信息将物质重新组装还原,这就是“粒子记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