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我打电话给哥哥,”孙智恩说,“我觉得,他是大学生,思想应该开阔一些,没想到他和父母一样,没等把事情说清楚他就说了一大堆丧气的话——‘不行啊,不能冒这个险啊,万一亏了这辈子就毁了……’”

11 人,这一辈子总要拼一次(2)

同样一件事情,在穷人看到的是风险,富人看到的是机会。那些没办法发财的人整天都在抱怨没机会、没机会,而事实上他们并不是没有机会,只是因为他们害怕失败错过了机会而已。反观那些发大财的人,有哪个不是发现机会拼命捕捉的人?!

孙智恩没有受到家人的干扰,她四处托人找关系借高利贷,终于筹够了定金。

“当时我都不敢和家人说我借了高利贷,如果他们知道了我欠了十几万的债,恐怕我没被压力压倒他们就先倒下了。”孙智恩说。

孙智恩没有把接手珠宝、首饰店的事情告诉家人,她一个人顶着巨额债务的压力开始了人生第一次创业。

一个高中没毕业的17岁女孩,在19岁的时候她所经营的事业年纯利润就达到了70多万元,20岁的时候就住进了别墅、开上了宝马。这一切都源于她的一个大胆的决定,一种敢于拼搏的精神。“无论男人、女人,有能力、没能力的人,有知识、没知识的人,这一辈子总要拼一次,这样才不枉此生!”孙智恩说。

其实很多取得巨大成就的人都是靠着一股拼劲儿和一种魄力才发家的,就拿马云来说吧,马云在最初创业的时候身无分文,没有一点儿创业经验,只做过英语老师的他是那么的自信,是那么的有魄力,他光给阿里巴巴注册商标就用了一万美元,这在当时很多人是不能理解的。但事实证明,马云成功了,他并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头脑发热、做事不考虑后果,他是有获取成功的魄力,有赢取成功的决心。

还有我们都非常熟悉的年轻亿万富翁廖镇汉。1995年,在澳大利亚读完大学,准备攻读硕士的廖镇汉,被担任三桥集团董事长的父亲廖伟志召回台湾,让他负责微风广场开发工程。当时,年仅24岁的他就挑战一个投资50亿元的购物商场,同行们都说他是“小孩开大车”,大家都等着看他的笑话。但廖镇汉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敢干,只要有决心,小孩同样能把大车开得很好。廖镇汉不仅没有失败,最后他不但塑造了台湾百货业的新风貌,也经历了人生的重要历练。

所以说,一个人能不能取得成功,能不能赚大钱一定和他的魄力有关,胆小怕事、猥琐之人只能跟着别人后面跑,眼看着别人赚钱就只会抱怨,结果只能是越来越穷。

还是那句话:“不敢冒险就是最大的冒险。”如果你真的想发大财,请先拿出你的魄力,拿出你敢于拼搏的精神!

12 人,这一辈子总要全力以赴一次

从现在开始,请不要抱怨自己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那是因为你付出的还不够。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些声音:我真的很努力了,但是运气不好,我没能成功;我真的非常用心了,但我的能力有限,我没法胜任这份工作;我几乎每天都在努力做事,上帝真是瞎了眼,居然不让我这种人发财!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在尽全力干事,但是他们真的全力以赴了吗?答案是NO。很多人认为多加几个班、多看几本书、多见几个客户就算是全力以赴了,至于到最后失败了那是运气或其他方面的原因。在这里我要对大家说:“如果一个人真正做到全力以赴,那么这世界上就没有他完成不了的事,没有他赚不到的钱!”

高中没毕业的王冰来到城市里寻求发展,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成就一番事业。

没有学历,没有技能,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站稳脚跟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他思来想去就在一个居民楼下的巷子里找了一家门面,做起了粮油生意。由于门面的位置偏僻,很多人根本就注意不到他的店,王冰就起早贪黑推着一辆二手三轮车,拉着大米走街串巷地吆喝开来。高亢的吆喝声喊破了嗓子,天天累得骨头都散了架,生意却惨淡得很。一段时间下来钱没赚到,人却累得瘦了不少。

11 人,这一辈子总要拼一次(3)

第一步走得如此艰难,费尽心思却看不到一点回报,王冰有些气馁,甚至还想过要放弃。

王冰的父亲是个非常朴实的人,得知儿子遇到了困难,就打电话对王冰说:“儿子,做任何事都需要坚持,我们本身能力就有限,如果不拿出百分百的努力去做事,是不可能成功的。”

父亲的话深深激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