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柳暗花明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第二百零二章柳暗花明

相比于需要屯田的守备军与乡兵,正规军无疑是最好的。

正规军待遇高,伙食好,受人尊敬,最重要的是,正规军除了训练之外,不需要屯田。

当然,实际上皇宫内的禁卫与亲卫也算是另外两组暴力机构,不过禁卫与亲卫专属于皇帝,不具备普遍性,说白了,禁卫与亲卫是皇帝一个人的私兵。皇帝爱怎么折腾,朝堂上是管不着的。因此,也就排除在外了。

四种机构之间相互承接,相互影响。

诸葛琼所说的称谓混乱的事情确实存在。这一点在东征的时候,赵征也有所察觉。事实上早在年初的时候,他就授意苏毅对此进行改革了,但突如其来的边关屯兵让秦国与四周国家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兵部管事儿的人都被赵征派了出去,也就暂时搁置了下来。

“这事儿你不用管了。苏毅已经在做了。”

犹豫了一下,赵征没让诸葛琼继续下去。

“兵部未来会分为文武两个部分。你刚刚说的问题都会解决的。说说刑部吧。”

诸葛琼摸不准赵征为何又不让他说下去了,只好遵命。开始解析刑部。这一次,他的回答要快了许多。

“臣斗胆,准备将刑部与御史台放在一起。”

赵征点了点头。

“刑部与御史台如今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分工不够明确。着直接导致许多案件御史台与刑部同时插手,相互掣肘反而拖累了案件审查的速度,遇到棘手的案件,双方又都不想插手,相互推诿之间,又会耽搁下来。”

赵征敲了敲案几,

“以后御史台只负责官员的监察,所有案件均归于刑部。御史台不具备审查案件的资格。御史台发现案件后,需上报转交刑部。御史台在这期间有监察之职,再无审查之能。”

诸葛琼点了点头。

“工部的问题与兵部相近。臣建议将工匠的匠籍提出,由工部单独管理。”

赵征摇了摇头否决了诸葛琼的建议

“工部没必要这么麻烦。你回去跟姜渊商议一下,联名上个奏章,将工匠规范一下即可。”

诸葛琼应下。接着说道

“户部的事情臣实在无能,瞧不真切,还望陛下恕罪。不过臣以为,现在户部搞出来的银号应该独立成为一个体系,而不应该继续由户部官员兼职。”

赵征并没有怪罪他的意思,现在户部走的路,除了他与宁瑜,相信这全天下也没有几个能看的透彻的人了。诸葛琼能把户部的底儿摸清楚已经算是十分了不起了。

“吏部呢?”

“回陛下,吏部的问题有很多,但因臣忝为吏部尚书,所有臣看出来的问题,已经动手整顿。”

“礼部呢?”

“臣以为,礼部往后的重心应该放在书院之上。”

赵征食指敲打着案几,思考了一会儿吩咐道

“朕打算将文渊院与礼部合二为一。赵莹调任御史大夫,宋忠调任礼部尚书。你回去琢磨琢磨给朕上个奏章来。另外关于书院,朕打算将现在混乱的私塾取缔,全部交由朝廷办理,小文山上的那座书院,朕可以给你透个底儿。”

此时赵征已经从初看那封奏疏的兴奋中冷却了下来。

“小文山书院将成为大秦官员的储备处。不仅是往昔考察的那一套,往后,包括工匠、军方,小文山书院都会教授。往后大秦的官员,军中将领,都会是从小文山书院中走出来的。”

诸葛琼心中一惊,他很快便想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但他只是看着赵征,并没有开口。

赵征这位皇帝的政治手腕他早已有所了解,他不相信他转瞬之间就能想到的事情,赵征会想不到。既然赵征能想得到,却依旧要这么做,那必然是有更深一层的含义的。

诸葛琼思绪翻转,很快就想到了原因。

“朕看了你的奏章,你对大秦有很独特的见解,往后推行新政的担子就落到你肩上了。朕希望你能担起来。”

赵征瞥了一眼诸葛琼,继续说着。

“喏。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诸葛琼起身谢恩。

“快吃吧,一会儿面都坨了。”

实际上面早就坨了。

吃完一碗面后,诸葛琼被冯宝送出了宫。

站在宫门外,诸葛琼回首,望着并不高大的宫墙,庄严肃穆的宫门,一阵风吹过,令他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寒颤,他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