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曹植醉闯司马门 (第1/1页)

好书推荐: 得道长生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瘟疫,让大江南北陷入一片哀痛之中。曹刘孙三家不得暂时放下攻伐,工作重心放到安民,处理起境内的疫病问题。不过相对于疫情蔓延造成的困扰,曹操此时有更烦心的事情。 在灯火的摇曳油灯下,曹操跪坐在案前,书案上铺着一张宣纸,纸上面写着植和丕两个字。曹操看着这两个字陷入沉思。自己还差一步就能获得称帝的资格,那么立储之事刻不容缓到了最后关头,到底是立曹植还是立曹丕为世子,曹操心中此时还没有确切的答案。 曹操暗叹要不是曹昂和曹冲没得早,自己也不至于陷入如此两难的困境。思念至此,曹操抬头看着空洞的门外,心绪飘向远方。 曹丕文武兼备,目前看表现的也中规中矩,隐忍、贤明能拉拢人心。但是知子莫若父,自己儿子的这些花花肠子怎么能瞒得住自己。现在迫于储位未立的形势,曹丕显得非常贤明能听得进去手下人的劝谏,放弃了游猎玩乐之事。在和曹植的交锋上也颇显心机,虽然使用了一些小手段,但是作为帝王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但是曹丕的性格薄情寡义,虽然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是碍于曹家内外皆敌的形势,如何笼络本家才是重中之重。再有就是不够大气有些小心眼,身为帝王当有心怀天下的气势,怎能睚眦必报。反观曹植自小聪慧过人,才华横溢,性情坦率自然,而且曹植生活朴素不追求奢华,这点很称自己的心思。但是曹植常常任性而行,不约束自己的行为,饮起酒来毫无节制,也是让人头痛。 为了考验二人,自己给二人都配备的属官,曹植有了属官的辅佐之后,渐渐走上正轨,令自己很满意,自己还勉励他要向自己学习,二十三岁了要建功立业。但是杨修向自己告密,说是曹丕把吴质藏在车中的废筐之中接到府中暗自商议事情,但是自己接到杨修的再次举报后,派人去截住车辆检查,结果筐内除了只有绸绢,并没有发现吴质。 每当自己考教曹植军国大事之时,起初自己很高兴曹植才思敏捷,能有如此的见地,但是慢慢发现不对劲,曹植就算天才可是这回复的速度也太快了。在自己仔细盘问之下,曹植说出都是杨修教他说的。自己某天心血来潮,想试探一下曹丕、曹植二人,让他俩想办法各出邺城一门。自己早已命令城门守卫,城门不得开启。没想到曹植在杨修的建议下要杀守军出城,曹丕则出不去老老实实自城门返回。 这让自己不由不怀疑曹植的能力,诬告,窃密,不择手段等等都好,要是出自曹植之手还好,不过这些都是杨修策划,这不由不让自己担心,曹植的御下问题和政治能力,是否才大智疏了。 再者自己也曾密信给各位位臣子,大多数人反馈支持曹丕。贾诩这老王八还和自己卖关子说什么袁本初,刘景升,直说立长不立幼就完了。更可恨的是崔琰这厮,一点面子都不给我,竟然敢公开上书。不过颍川这帮人的态度实在是有点棘手。这帮老阴货们也都属意曹丕,可是曹丕是否驾驭得住这帮人。 就在曹操反复思考,举棋不定的时候,有人慌慌忙忙闯了进来大喊:“丞相不好了啦!丞相不好了啦!”曹操思绪立马被打断呵斥道:“慌什么慌!天塌了吗!好好说话,出什么事了!”手下结结巴巴的说道:“临淄侯!临淄侯!喝醉后,打开司马门,驾车闯了进去!”曹操一听大惊失色。喜欢圣主刘禅()圣主刘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