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遭遇胡人 (第1/2页)

好书推荐: 秦风飞扬

辞别老伯后,三个人再次踏上征程,这时,他们的心情不像刚刚出发时的兴奋与向往,多多少少都有些沉重,由于羯赵与东晋的战事焦灼,这一路上肯定会经过多少道两国犬牙交错的防线,还不知道遇上什么麻烦事儿呢,道明此行深感前程渺茫。 看到主人和小姐都在紧皱眉头,小翠神秘兮兮的说道“主人,小姐,我有一个秘密,一直没有跟别人说过,你们两个想不想听。” 道明白了小翠一眼,没有搭理她,心说一个小丫头,即使有什么秘密也都是小孩子的玩意儿,别在这里瞎耽误功夫,所以只是继续埋头赶路。赵月娥小姐知道主人因为前面的军情复杂而有点烦闷,为了缓和气氛,她示意小翠说下去。 得到自家小姐的允诺,小翠郑重其事的说道“小姐,你还记得许多年前,我曾经有一个教授武功的师父吧。” 看到小姐有些发懵,一时没有想起来,小翠提醒道“小姐,就是在咱家打短工的那个叫山里娃的人,不爱说话,看见咱们就脸红,长得敦敦实实,憨憨厚厚的那个。” 经过小翠这么一提醒,赵月娥小姐终于想了起来,她不仅好奇的问道“小翠,他不是走了很长时间了吗,这个时候你提他干什么?” 小翠再次神秘兮兮的回答道“小姐,刚才那个老伯不是提起了乞活军吗,我的那个记名师父离开咱们以后,就是去投奔乞活军去了。” 闻听小翠提到了乞活军,道明勒紧马缰回头问道“小翠,对于这个乞活军,你了解多少?” 小翠吱吱唔唔的说道“我只是听过山里娃说过,乞活军是由被逼上绝路的汉家子弟组成,是专门对抗侵入中原的胡人的队伍,尤其是近前的羯族胡人,他们血拼过多回了。” 正如小翠说的那样,历史上确实存在着乞活军这个武装力量,乞活,顾名思义,乱世中乞求活命自保也,其悲壮凄惨情形可见一斑。他们是五胡十六国时期,活跃于黄河南北的汉族武装流民集团,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凶猛强劲的农民部队。它是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个特殊产物。部队的组成既不属于官方招募,也不是民间自发,却又兼具官方、民间两种特质,它是由官方组织起来的集体流民,是流民中团结力最强、活动范围最广、历时最长久的队伍。 “这么说,你与乞活军里的这个山里娃还经常的有联系吧,他们的军队平时都部署在什么地方?”道明十分感兴趣的问道。 赵月娥小姐也马上帮腔的说道“是啊,小翠,如果你知道山里娃他们经常在哪里活动,我们这次就走靠近他们的道路,那样会安全许多,既然乞活军是咱们汉家子弟兵,相信他们一定不会抢劫我们的。” 看到主人和自家的小姐都对乞活军这么感兴趣,小翠虽然挺高兴,但是,她已经好久没有山里娃的消息了,更不会知道这股乞活军布防在哪里,所以,她只能无奈的连连摇头说道“我现在真的不知道他们躲在哪里,山里娃已经很久没有与我联系了。在我们村庄被毁之前的两个月,我好像听过有人议论过,说他们可能投靠当地的官府了。如果真的是这样,乞活军有了吃的,山里娃自然就不会再派人到我们这里讨要吃食了。” 正如传闻说的那样,乞活军有着官府的背景是因为,在官府看来,一则将流民收编,使这些人有所依靠;二则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武装,便于谋食。没有财产住所,只为活命乞食,这样的部队打起仗来无后顾之忧,十分勇敢强悍,这样,乞活军自然而然的成为官府麾下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 听到小翠这样说,道明长长舒了一口气说道“不管他们投靠了谁,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活下去才是硬道理,这是无可厚非的人性。就如同现在的我们,本来都是些未经世事的孩子,被羯赵军队逼得走投无路了,只能奋起反抗,即使我们杀掉了那么多的胡人,难道就可以因此说我们不善良吗,就说我们缺少人性吗!记住了,谁要是这么说我们,逮住就是一顿大嘴巴子,使劲儿的烀,看他还站着说话不嫌腰疼!” 当然,羯赵统治中原时期,乞活军迫于形势,为求活命自保,也曾一度被迫暂时与羯赵妥协,但是其民族反抗斗争一直未熄灭过,一有机会就起来反抗胡人的残暴统治。据史料记载,公元349年,羯族后赵皇帝石虎死后,其国大乱,汉族官员李农被朝廷新贵密谋诛杀,得密报连夜逃奔广宗,被当地数万家乞活军推为首领。这个李农就是之前道明路遇的那个老伯所说的大败东晋军队的那个羯赵领军大帅。李农这次大胜之后,所造成的民间惨剧,就是趁此战自北方向南迁徙归附东晋的二十余万士民因晋军退去,无人接应,滞留异乡,几乎全部死亡殆尽,道明路遇的那个老伯一家的遭遇就是属于此列。 快马加鞭,继续前行不久,道明一行这个长途跋涉的采买小组就遇上了一队羯赵的巡逻小队,这个巡逻小队大概有五十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