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内阁会议(一) (第1/2页)

这次王守仁进京并没有带亲属,只带了弟子王艮前来。 王艮是去年才拜入王守仁门下的,因王守仁不擅交际,而王艮出身商户,擅长迎来送往之事,所以这次便主动请缨,随王守仁一起来了京城。 王守仁回府后,王艮立刻迎了上来,帮老师脱掉外袍,上好热茶,悄声问道:“先生,您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是不是皇上为难您了?” 王守仁喝了一口热茶,美滋滋的回道:“皇上虽年少,但却胸怀大志,而且还很欣赏咱们心学,心学未来大行可期啊。” “先生,这是好事啊。” “不仅如此,皇上对老夫也非常信任,将京军兵权全部交于老夫一人之手。”王守仁继续说道。 听了这话,王艮不禁咽了口唾沫道:“先生,这权力是不是过大了?” “是啊,当初老夫也不敢相信,但皇上说的情深意重,而且还给老夫下了手谕,老夫也是不得不信了。” “那先生应下了?” 王守仁认真的点了点头道:“此乃老夫平生之愿,为此,老夫虽死无憾,汝止啊,老夫知道你不愿为官,但遇见如此明君,老夫觉着你不妨出来试一下。” “先生,您也知道弟子的出身,弟子世代为灶户,即使出仕了,估计也是寸步难行,还不如就在您身边伺候您呢。”王艮意兴阑珊的说道。 “哈哈,皇上还将国子监交给了老夫,用来培养“心学”弟子,你若不出仕,又如何光大我心学?”王守仁摸着胡须大笑道。 今天的惊喜实在太多了,王艮一时之间有些难以接受,苦笑一声道:“先生,还有什么好事,您一并说了吧。” “你师兄元亨也被放出来了,明天你去诏狱接一下,记着带着大夫一起去,元亨在里面有一年了,还不知被人家糟践成什么样了呢?”王守仁长叹一声道。 “先生放心,弟子记下了,若无事,您就先歇着吧,弟子先告退了。” “且慢,派人去把你师母、师弟都接来吧,皇上如此信任老夫,老夫也得对得起他啊。” “知道了,先生。”王艮拱手拜道…… 第二天一大早,朱载圫先是去跑了一圈马,然后回来沐浴更衣后,方才去了文渊阁。 礼部尚书毛澄昨日刚刚回京,至此新内阁已经组建完成。 今天正是新内阁的第一次会议,身为皇帝的朱载圫于情于理也得去参加。 朱载圫来到文渊阁时,众臣立刻起身行礼。 朱载圫和颜悦色的说道:“诸位爱卿免礼,来人,赐座。” 等到众人都落座后,朱载圫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内阁人员频繁变动容易导致朝局动荡,所以朕决定内阁四年一换,在下一届,大家也可以留任,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众人相视一眼,杨廷和首先站了出来说道:“老臣赞同。” “臣赞同。”其他六人也拱手回道。 这件事对于在座的诸位来说都是好事,众人自然没有反对的理由。 而且内阁成员频繁的调动,确实不利于国政的长期实施。 朱载圫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咱们这次会议就实施表决制吧,首辅占两票,其他人一人一票,大家一个一个的说,形成记录,日后只要在内阁会议上通过的事,大家必须无条件的支持,朕不参与表决,但朕有一票否决权,诸卿,这样可好?” “皇上圣明。” 朱载圫干咳一声道:“既然大家都同意,那朕就先抛砖引玉了,朕准备新成立一监,名为尚书监,大家放心,尚书监虽也属于朕的内廷,但却不是由内侍组成,朕想在全国遴选德才兼备之俊才,入尚书监,陪朕读书,帮朕宣布诏令,掌管图书、秘籍、奏章等。” 杨廷和干咳一声道:“皇上,您这是准备削弱司礼监的权柄。” 朱载圫摇了摇头道:“司礼监权限不变,但司礼监批红完成的奏章也得送到尚书监,朕要复核。” “臣赞同。”听了这个解释,在座的七人不约而同的表示赞同。 无论如何,这都是给司礼监上了一个枷锁,有了这个枷锁,但凡皇帝不是那么的无可救药,就很难出现像刘瑾、王振这般一手遮天的权监了。 “哈哈,朕这里有一份名单,先生看看是否符合条件?”朱载圫笑着将一份名单递给了杨廷和。 杨廷和打开名单,首先映入眼前的便是“杨慎”两个大字,然后接着便是严嵩、夏言、聂豹、顾鼎臣、桂萼、翟銮这六个他不太熟悉的名字。 看着似笑非笑的朱载圫,杨廷和苦笑一声回道:“老臣觉着除了杨慎外,其他人都没问题。” “先生此言差矣,举贤不避亲,杨慎的才学够了,正需要好好历练一番呢,此事就这么定了,诸卿可还有异议?” “臣等遵旨。” 这七人都是进士出身,虽说才能不显,但总比一群太监天天陪在皇帝身边强。 至于皇帝为什么会选择这七人?众人也是自动过滤了,毕竟皇上手中现在还掌握着东厂和锦衣卫这两个情报机构。 朱载圫的建议全票通过,算是给此次内阁会议开了一个好头,接着便轮到杨廷和了。 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