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准备和小鬼子抢秋收 (第1/1页)

政治主任思考半晌后开口: “按理说,王振华作为主动带着设备加入八路军的人,还是值得我们信任的。 但是,兵工厂的设备太重要,容不得半点马虎。所以管理上我认为还是使用自己人更可靠。至于王振华,咱们可以给他安排一个其他职位,例如工程师。” 副总参谋长当即就站了起来,坚决反对道: “这不是玩人吗?这样李云龙、旅长和我的信用呢?咱们八路军的信用呢?咱们八路军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师长犹豫一下后还是开口: “王振华不可能从兵工厂走出来,我们也不能因为个人的信用,将八路军的命脉掌握到其他人的手里。” 副总司令看争论这是要升级,赶紧拍板将事情定了下来: “既然129师师长、政治主任和后勤部长,统一了意见。咱们就这么定了。任命冯胜利为兵工厂书记兼厂长,王振华为工程师。 咱们接下来的时间的第一任务,就是抢在小鬼子前面,完成秋收。兵工厂的事情还是要往后靠靠,刚好看看冯胜利这段时间能不能处理好兵工厂的事务。” 副总参谋长还是不满意,小声嘀咕了一句: “现在兵工厂又没有什么任务,这个位置现在就是拴一条狗,也出不了问题。” 声音虽低,但是在场的人听的清清楚楚。由于大家刚刚驳了副总参谋长的面子,所有人全当没听见。 八路军的总司令和政治主任都没有在山西前线,前敌总指挥就是副总司令。政治部副主任,由129师政治主任兼任。 所以129师政治主任拿出一份情报说: “这是敌后同志传来的情报,二鬼子已经开始动员了。小鬼子计划在百姓收完粮食的第一时间,下乡抢粮,作为小鬼子的战争储备。” 副总司令点点头: “这份情报很重要,但是咱们不能完全依赖这些情报。要在沿途建立阻击阵地,给咱们根据地百姓转移粮食的时间。” 副总参谋长提议道: “我建议,让根据地的老百姓在晚上开始收割。出其不意,咱们这就抢出一个晚上的收割时间。” 师长也发表自己的建议: “阻击阵地修建的一定要隐蔽,否则小鬼子如果得到消息,就会提前下乡。这样不仅会加大八路军的伤亡,还会影响根据地秋收。” 李云龙的新一团此时正在安排工作: “根据可靠情报,长治县的小鬼子和二鬼子已经到了咱们黎城县。这就是来抢粮的,小鬼子有一个大队,大概有1000多人。二鬼子有一个团,大概有1500人。所以咱们不能和小鬼子硬拼。” 张大彪看着地图说: “团长,咱们不应该和小鬼子打什么阵地战。咱们防区都是山地,只要进山,小鬼子的优势就荡然无存。咱们有地雷、爆破筒和霰弹枪,一定可以打的小鬼子找不着北。” 三营长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要是小鬼子和二鬼子都不进山怎么办?难道咱们要和小鬼子野战?我认为提前修好阵地,预设好地雷,咱们一样有地利优势。” 李云龙笑着说: “小鬼子不进山的问题好办。小鬼子总不能扛着粮食回去吧!所以小鬼子一定会走大路。这样大路咱们就都别走了,都给老子埋上地雷。然后咱们八路军给小鬼子来一个麻雀战,不断骚扰小鬼子。” 二营长笑着接话道: “嘿!小鬼子骄横惯了,哪能受这个鸟气,肯定要追进山里干掉咱们。就是有脾气好的,如果被咱们的地雷和偷袭弄的伤亡过多,为了面子和给上级交代,也一定要找到咱们主力干一场。” “你小子都会抢答了!恭喜你答对了,咱们就这么干。还有一件事,李家坡的地安排人收了吗?” 面对李云龙的问题,张大彪回答: “团长,咱们八路军没有时间收割,所以就和周边村子商量过后。答应用地里面的一成收成,雇佣他们。但是要等他们收完自己家的地,所以时间上要慢上几天。” 八路军已经开始紧张的部署,王振华在山洞里给大宝上课。由于王振华的连累,大宝是彻底无法上学了。王振华刚好没有事情,就给大宝上课: “大宝,咱们华夏文化讲的是什么啊!”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 大宝高声回答后,王振华继续说: “今天咱们讲到了‘信’,这个‘信’字的含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诚信:强调诚实、守信,即言出必行,言行一致。在华夏思想中,诚信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品德,是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基石。 二是信任:指对他人的信任和信赖。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通过信任来促进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 三是信仰:可以理解为对某种价值观、道德准则或宗教信仰的坚定信念。这种信仰可以激励人们追求更高尚的目标,并在生活中遵循相应的行为规范。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