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兵工厂保卫战开始 (第1/1页)

战士们熟练的摆弄榴弹发射器,检查没有问题后,开始上弹瞄准。 王振华看见所有人都准备好了,于是下令道: “发射!” 砰砰砰!三声爆炸过后,远处同样传来三道爆炸声。王振华看见命中目标后,开始介绍: “榴弹发射器杀伤半径五米,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易操作。一个老兵可能从来都没有使用后,但是只要看见有人用过,或者自己研究一下就能使用。轻便、便捷和容易使用是这个武器最大的特点。但是跟掷弹筒、轻型迫击炮相比射程近,威力小就是它的不足。” 李云龙沉思片刻: “我还是认为这个榴弹发射器更加的适合八路军,因为游击战对于轻便和便捷的要求非常高。另外八路军资源有限,对于很难掌控的掷弹筒,咱们还是望而却步。虽然榴弹发射器有效射程是短板。但是游击战的交战区恰恰就是榴弹发射器的杀伤距离。” 经过李云龙的提醒,丁伟也认为应该选在榴弹发射器: “这个排级支援武器,最重要的就是要符合八路军的定位。经过对比,我认为选小鬼子的掷弹筒和德军的轻型迫击炮,还不如直接选咱们八路军自己的60毫米迫击炮。” 孔捷早就迫不及待了,赶紧说: “好不好用还是要上手才知道,我就想知道,像我这样的新手,能不能上来就打准?” 李云龙豪爽道: “那好,咱们一起过去试试。是骡子是马,咱们拉出来遛遛。” 这三人试武器,自然没有人会阻拦。其他人让开,开始看三人的表演。 这铁三角不愧是多年的老兵,一直奋战在一线部队,作战素养都没的说。这个榴弹发射器是越用越上头,直到将榴弹都打光。三人才停止,李云龙看见身边的王振华开口道: “这个榴弹发射器的后坐力居然能如此小,还真出乎了我的预料。虽然爆炸威力不大,但是也和手榴弹相当了。” 孔捷接话道: “王老弟,能将手榴弹隔着150米指哪扔到哪,350米扔到指定区域,这可不是人力可以做到的。就这武器,每个排配三支,咱们的步兵排就可以主动攻击小鬼子的小队了。” 王振华担忧道: “几位,你们这么挑衅小鬼子,小鬼子不能急眼,和咱们八路军拼命啊!” 丁伟无所谓的回答: “不管咱们惹不惹小鬼子,只要小鬼子有空,就不可能放过咱们。小鬼子在山西就这些人,咱们倒不如平时多消耗小鬼子一下,省的小鬼子积蓄太多的力量。 反正现在的形势已经十分明朗,小鬼子袭击咱们八路军根据地,国军和晋绥军等所谓的友军是一定不会帮忙。小鬼子其他地方的部队,也分不出来人马支援太原。所以咱们以后每次和小鬼子作战,就是咱们八路军和山西小鬼子的作战。” 王振华点点头,专业的事就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自己提一个醒就可以了: “三位老哥要是没有任何问题,我就写一个报告。将这三款武器的交上去,附带上你们三个得到使用感受和建议。” “没有问题,老弟你写好,我们哥三个签字。咱们一起向总部说明情况,相信总部一定会批准。” 李云龙代表三人表态,报告提交上去,很快总部就有批示,批准量产榴弹发射器的方案。 接下来黄崖洞兵工厂除了量产武器,就是在仿制设备。第一件就是大件,发电机。这些工业机床设备都是用电驱动的。新型炼钢技术也离不开电。 除了发电机,还要有蒸汽锅炉,将他们组合在一起,还要有一个电网,就可以实现简单的火力发电。 有了电,就可以冶金,金属加工,化工生产等等。这些设备的仿制工作,王振华亲自教太行工业大学的学生进行逆向工程。其实这些设备的图纸,在兵工厂就有。都是王振华在太原的时候画的。 但是王振华这是在锻炼队伍,等设备按照他们的图纸造出来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到其他兵工厂当工程师了。自己亲手画的图纸,自己一定十分熟悉。设备是越仿制越多,工作也越来越忙。 这一忙就是半年,这天王振华难的有空。想要关心一下兵工厂的生产。找到于志坚问: “最近兵工厂的产量一直都处于最高峰,这种状态居然持续了半年。是什么情况导致咱们这么着急?根据我的了解,115师和120师都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兵工厂。按理说咱们的压力应该有所缓解才对啊!” 于志坚无奈的回复: “你也说了,这是按理来说。但是他娘的小鬼子也不跟咱们讲道理啊!组织得到消息:小鬼子将会在冬季对咱们根据地发起扫荡。” 王振华看着自己身上再一次穿上的刘德华同款军大衣,无语道: “现在不就是冬季吗?” 话音刚落,一声爆炸声就在洞外响起。虽然声音突兀,但是王振华在自己脑海里已经模拟了无数遍。所以王振华大喊道: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