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咸淳起居注 (第1/1页)

《咸淳起居注》上的内容,和游记上的内容能完全对应。 这说明,历史发生过这件事的概率极大。 把头告诉我,起居注这种书,一般是真实的。 除皇帝特别要求之外,都不能修改。 起居注把皇帝事无巨细的一切都记录下来,有点像流水账。 这种东西一般不外传,所以往往是孤本,历代留下来的起居注很少。 “天青汝窑、白玉碾花商尊,这两件东西都是稀世珍宝,尤其是白玉碾花商尊是大件奇珍,被太上皇珍爱,绝非凡物。” 把头感慨道:“天蝎打破的这件哥窑金丝铁线兽面佛,应该是当年运送复国书的四尊哥窑之一。” “但古代又没有先进设备,在海里打捞沉船,又谈何容易?” “他们就算能找到沉船,也根本捞不起来!” “除非,这沉船所在之地,并不那么难以到达……” 我点点头。 把头的推断很有道理。 正常情况下,想打捞沉船十分困难。 打个比方。 2007年的时候,有渔民在南澳海岛海底,发现了一艘载满瓷器的古沉船。 经各方专家鉴定,确定沉船为明万历年间满载珍贵瓷器的古代商船,这艘船后来被命名为“南澳Ⅰ号”。船中携带的文物,主要为明代瓷器。 当时,这片海域立即被监控,经过了好几年,才把里面的东西清理打捞出来。 甚至现在还有不少宝贝,和船身长在了一起,永远留在了沉船的货仓里。 所以,即使是利用现代技术,运用各种先进设备,想打捞沉船也是旷日持久的。 何况是在古代? 这封复国书,其实也是无奈之下的精神寄托罢了。 “这封复国书准确描写了沉船的地点,但我们想要拿到船上的宝物,必须要找专业的设备和人员。” 把头站在窗边,默默点燃一根烟,似乎在思索。 我知道,他在权衡。 到底要不要介入? 要不要把这件事告诉裴千裘? 之前裴千裘曾说过,南海沉船,有南派介入。 而且,据说那艘沉船是明代,而复国书上的沉船是宋代。 但诡异的是,这两艘船的沉船地点,竟是几乎一样的。 沉船具体的地址,书里就不写了。 地理环境经过几百年的变迁,早已经沧海桑田。 比如。 当年的崖山,其实是一处海岛。 根据史料记载,南宋朝廷流亡至此后,让文武百官在崖山附近安顿下来。 在崖山期间,宋人复国希望热切,大肆操练士兵,制造兵器、战舰。 为了收复河山,各地自发组织义军二十多万,分兵屯守在崖山区域。 而这些义军,大部分被安顿在舟船中。 他们所需的粮食,只能由人从陆地供给。 可惜,义军虽多,却没有遇到一个擅长统筹的将领。 当时有人建议将领张世杰,如果元军用战船把出海口堵住,宋军就会陷入危险的境地。 所以,应该先占据出海口,在出海口迎敌。 但张世杰不久前经历了焦山惨败,对于元军有些畏惧。 手里明明有二十万的优势兵力,但他却主动放弃入海口。 他命令部下,把积攒的上千艘战船相互之间用大索连接。 四周,建起高高的木栅,结成水寨方阵。 皇帝和大臣陆秀夫的龙船,居于方阵之中,受大军保护。 其实,将领张世杰对胜利希望不大,只希望能拖延一些时日。 不光是他。 一路上,不断的漂泊流离,很多人早就丧失了斗志。 所以,他们并没有长远打算。 而是希望,胜则再行谋国,败则一举殉国。 以结束这屈辱的生活。 天不遂人愿。 元军张弘范,带着水军很快赶到崖山。 他一来便命部下占领崖山的入海口。 又命令部下,从北面防止宋军逃跑。 接着,陆上淡水水源和粮道也全部被切断,海上庞大的水寨方阵立马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半个月的防御战,将士们只能被动挨打。 饿了,吃干粮。 渴了,饮海水。 但是海水又苦又咸,士兵们呕吐不止,身体虚弱,疲惫不堪。 几乎没什么战斗力! 元军跳上宋船后,就是一边倒的屠杀。 宋军大溃,很多人被迫跳船。 兵荒马乱中,文人丞相陆秀夫绝望了。 为了皇帝不被俘虏,为了气节! 他做出了一个名留青史,也是令后世文人敬仰万分的举动。 他逼着自己的妻儿跳海,自己则是背着幼主,跳海殉国! 但实际上。 此时,张世杰在另一战场惨胜。 他领兵来接皇帝,却得知皇帝……被丞相背着,跳海了。 他大吃一惊,手下的士兵丢盔弃甲,军心大散。 张世杰心里明白,宋室大势已去。 当时,皇室杨太后获救,听说皇帝和丞相跳海了,当场大哭。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