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两种态度 (第1/2页)

鞑子京城。 紫禁城的东暖阁里,只有孝庄太后和鞑子小皇帝康麻子,所有的太监和宫女,都被严令在暖阁外候着。 “老祖宗,您为什么同意鳌拜的请求?难道说咱们八旗的勇士,真的打不过南蛮子?” 小皇帝康麻子满脸的不解,对着孝庄太后问道。 屋子里没人,祖孙两人说话自然就随意了些。 孝庄太后端起桌上的茶盏轻轻啜了一口,然后才开口反问道:“那依着皇帝你的想法,应该怎么办呢?” 小皇帝康麻子应该是反复思考过这个问题了,听见孝庄问话,不假思索的答道:“咱们已经买了不少的新式火炮和新式火枪,训练了这么久也卓有成效了。” “孙儿以为,眼下陕西、河南和山东各处修建的碉堡应该立刻停工,收拢百姓于坚城之内,其余地方实行坚壁清野!” “水路上,以沉船、铁索、水寨等办法,封堵运河和天津、山东等地的水道和港口......” “另选一良将,率领编练的新军直取南京金陵,擒贼先擒王......” 小皇帝康麻子越说越激动,连脸上的麻子都开始泛红,似乎已经看到陈昊被捉回紫禁城的样子了。 孝庄太后不易察觉的叹了口气。 相比较自己那个早死的儿子福临(顺治皇帝),她对小皇帝康麻子其实是寄予了更多的希望。 这孩子打小就聪明,看着就有股子中兴之主的样子。 虽然年纪还小,处理政务的经验还有些不足。 但孝庄觉得,只要自己多带带他历练个几年,到时候这天下交到了他的手上,一定能基业长青万古不化。 没想到,横空出世一个什么锦衣卫第一军,不过一两年的光景,局势竟然糜烂到这个局面。 而自己的这个孙儿,成长的速度太慢了...... 小皇帝康麻子还在嘚不嘚不的说着,孝庄终于听不下去了。 “皇帝!” 小皇帝康麻子一愣,立刻住了口:“是,老祖宗!” “前几日采捕衙门在金陵城里的人,几乎都被清除了......” “最后剩下的两个暗桩子,传回来的消息你看了吧?” 小皇帝康麻子回想了一下:“大明伪帝永历身死,幼主即位.......” “然后呢?” “然后......没了啊......” “那你看出了什么?” “嗯,伪吴王陈昊定然会行那董卓曹操旧事......” 孝庄的脸上失望之色愈发明显。 “皇帝!” “汉人的书,不光要听那些礼仪道德,要多想想书背后的事!” “永历身死,幼子即位,这么大的事,明军各地可有丝毫异动?” “李定国和那陈昊可有龌龊冲突?” “台湾的郑家有没有发生变化?” “有没有别人出来,说要继承永历的大统?” 孝庄一连串的问话,直接把小皇帝康麻子问懵了。 他呆了半天,喃喃道:“没.....没有......不,是孙儿不知道!” 孝庄太后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一点。 “我告诉你,没有,一点消息也没有!” “这说明什么?” “那个你看不上的伪吴王陈昊,已经形成了实质上的统一!” “整个长江以南,已经形成铁板一块了!” “别看咱们如今还占着江北,可是如今的局势比之当初入关之前,甚至更危急了!” “单说一点,如今江南之地被明军占了,北地的粮食从何而来,难道只靠鲁豫山陕之地么?” 小皇帝康麻子的脸色白了。 顺着孝庄太后的话,他联想到了更多。 起先他只是觉得明军如今势大,倒并不觉得自己这边有多危急。 可是现在,他只觉得遍体生寒。 “老祖宗.....咱们,咱们该怎么办?” 孝庄太后看见小皇帝康麻子懂了,心里也宽慰了许多。 “别担心皇帝!” “当初咱们能从关外打进关内,如今也能把他们再次打垮!” “汉人,从来都是自己打败自己的......” “想想当初,咱们在关外,之所以能打进来,也是因为他们自己打的四分五裂......” “加上吴三桂打开了山海关......” “如今,咱们联合了红毛鬼南北夹击明军......” “如果他们内部再.....” 孝庄的眼神里,闪烁着异样的精光...... 小皇帝康麻子瞬间也跟着激动了起来。 可是转念想了想,又有些犹豫的问道:“可是老祖宗,红毛鬼他们可是提出来,要把两广和闽地割让给他们啊......” 孝庄太后脸色一沉:“些许弹丸之地,便是让给他们又何妨!” “只要保住咱们八旗的基业,就是再割让些又有什么打紧......” ...... 南京应天府。 已经整编更名为海军部的水军大队,正在迎接陈昊的第一次检阅。 新任海军部部长冯信,穿着崭新的海军礼服,昂首挺胸站在第一排。 身后的江面上遮天蔽日,是最新换装的125吨级内河炮艇,排满了江面! “报告军长,海军部全体集结完毕,除南海舰队随晋王赶赴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