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第1/2页)

好书推荐: 万域龙神 重金求子

有了信心的门达,开始频频活跃在皇帝面前,经过不断的钻营,终于受到了皇帝的认可。 同时出于平衡需要,委任门达和袁彬同掌锦衣卫事。 袁彬是个老实人,虽然被委以重任,却不愿争权夺利,面对门达的步步紧逼,没采取必要的手段扞卫权势。 可是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门达却是恨不能让袁彬永远不能翻身。 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终于被他找到了点袁彬的过失。 起因非常简单,就是袁彬的亲属骗人家财物了。 门达借由此事为引子,大肆编织袁彬的罪名,几乎都是构陷。 最终,拿着虚假的罪证,他将袁彬给告了。 朱祁镇非常痛苦,觉得自己那么信任的袁彬,最终也让他失望了。 但是出于旧情,朱祁镇还是吩咐门达,不许弄死袁彬。 这却是他老糊涂了,人进了诏狱,那还由得袁彬自己?没罪也得给弄出点罪名来。 经过严刑拷打,门达拿到了他想要的罪证,送到了皇帝面前。 起初朱祁镇还是抱有一丝希望,又让三法司会审。 结果相关人员虽然也明知袁彬是冤枉的,但畏于门达的手段不敢实说,最终给出的结论十分含糊,用词也是模棱两可。 朱祁镇一时不察,对袁彬很是失望。不过他到底还是念着从前的恩情,让袁彬交了一笔保释金后前往南京挂职,只领俸禄的那种。 至此,门达终于成了锦衣卫指挥使,趁着朝堂纷乱之际,大兴冤狱。 锦衣卫缇骑四出,声势仿佛又回到了洪武朝。 一时间诏狱内人满为患,大臣们被搅得日夜不得安宁,人人自危,最终只能纷纷向门达行贿以求自保。 自己从前信任的人纷纷接连背叛,朱祁镇在情感上受到了打击,忧郁之下病倒了。 因为这属于心病,太医们束手无策,只能开出一些安慰剂,朱祁镇的病情始终没有好转。 就在这个当口,明教的人悄悄到达京城,由杨逍带队,带来了一些教众骨干,其中就包括蝶谷医仙胡青牛,这是徐啸行指名叫来的。 “参见教主!”众人在秘密据点见到了徐啸行。 简单说明了情况后,徐啸行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抬高大明皇帝陛下的地位! 朝廷最不放心明教的一点,就是他们对王朝有威胁,怎样能让皇帝放心? “如果明教能承认大明皇帝陛下就是明尊降世,就能从根本上免去上层对明教的担心,回归中土的成功率将大大增加!” 听闻徐啸行大胆的想法,杨逍等人面面相觑,还能这样玩? 思虑半晌,杨逍拱手道:“可是如此一来,我教的教主岂不是没了法理性?” 徐啸行闻言很是欣慰,看来一段时间以来,自己在明教上下还是很受拥护的。 他大手一挥,道:“个人的得失与万千教众比起来,微不足道。” 众人纷纷表达了敬佩之意,觉得徐啸行大公无私,真乃是上天派下来兴旺明教的圣人。 在徐啸行的规划下,明教众人最终商量出来一个可行性计划,开始慢慢行动起来。 首先,令胡青牛在京城开设医馆。 胡青牛医术精湛,不少官员和家属都被他治好了疑难杂症,神医的名号很快就传遍京城。 在此期间徐啸行悄悄找到了首辅李贤。 因为有上次救命的恩情,李贤一直跟徐啸行保持着联系,这次徐啸行表达了揭发门达的意愿,更让李贤对他另眼相看,觉得徐啸行不愿争权夺利,却心怀正义。 在李贤的引荐下,徐啸行暗中联络了不少朝臣,准备一同弹劾门达,揭露他构陷忠良的事情。 一切都准备就绪,只等胡青牛见到朱祁镇,而这个机会很快也被创造出来。 李贤找了个合适的人选,让他推荐胡青牛进宫为皇帝治疗。 不久,胡青牛奉诏进宫,几副药下来,果然让皇帝病况减轻。 于是胡青牛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皇帝的保健医生。 几天后,朱祁镇觉得身上有了些力气,招来胡青牛问:“朕的病还要多久才能好?” 胡青牛缓缓道:“心病还需心药医,陛下的病非药石能治。不过草民却有一良方!” 就在朱祁镇表达了好奇以后,胡青牛却说出了一个名字——袁彬。 胡青牛忽然跪倒,大声道:“陛下,草民要为袁大人说句公道话!” 他顺势将袁彬如何被门达诬陷的事情说了个大概。 袁彬就是皇帝此次发病的病根之一,听闻胡青牛的陈情,朱祁镇大惊,立即命令有司彻查。 就在这个时候,雪片一样的弹劾飞来,几乎都是针对门达的。 这家伙前一段时间把官员们活该的够呛,终于有机会报仇了,朝臣们几乎是不遗余力。 很快,门达诬陷袁彬的事就被查明,这其中当然少不了徐啸行出力,很多证据都是他早早准备好的。 于是,门达塌房了! 刚把袁彬挤走,屁股还没坐热,他就被皇帝下令治罪,一撸到底,并发配岭南。 面对他炮制的许多冤案,朱祁镇对自己重启锦衣卫的计划产生了怀疑,难道锦衣卫里一个好人都没有? 李贤此时站了出来,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