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 (第1/4页)

……

晚上下班回到家,常书欣夫妻跟常建正式谈了一次。

“爸,妈,你们别担心,电动车肯定会有市场的,但是我需要跟康桥公司合作,因为我个人无法实现研发投产。康桥公司骆志远这人不错,他待我以诚,真心跟我合作,那我也不能坑人家将来上市成功也就罢了,就算是不成功,就当我没搞这个东西就是,我们也损失不了什么。”常建轻轻道。

“常建,你有没有想过把这个玩意的专利权卖给康桥公司?”常书欣试探了儿子一句。

常建眉梢一扬,“爸,做人不能这么短视,出售专利,我只能拿点小钱,更重要的是以后电动车的研发操作,我都参与不上了,这不行。这是我的心血,我要亲自看着它走进市场。”

“况且,公司已经决定奖励我一部车和一套房,骆志远待我不薄,我必须要帮着公司把电动车项目搞起来。”

常书欣倒吸一口凉气,骆志远给予常建如此大手笔重奖,足以说明他跟常建合作的诚意和决心。由此,常书欣心里就暗暗拿定了主意。

第二天上午,常书欣抽个时间就找上了副市长周显华。

“老周啊,自行车厂的事情最近进展如何了?”常书欣装作无意地随口问道。

自行车厂面临倒闭关门,市政府和机械工业局的工作组已经进驻企业,安抚职工,协助企业进行收尾工作。

周显华叹了口气:“这还能有啥进展?他们早已资不抵债,早一天晚一天都是破产倒闭的结果。现在正在走程序,厂里不少工人也在闹腾,市里工作组的主要任务主要就是安抚职工。”

常书欣沉默了一会,突然开口笑道:“老周,如果让自行车厂走一毛和三毛的路子,你看怎么样?”

周显华一怔,旋即苦笑道:“老常,上哪去找第二个康桥公司?自行车厂目前资不抵债,除了厂房和一些落后陈旧的设备,还有七八百职工,他们一无所有,哪有企业肯收购他们?”

“也不一定哟。当初一毛和三毛的情况,比自行车厂也好不了多少,不是照样重组成功了?”常书欣朗声一笑,点上一根烟,又递给周显华一根。

周显华摇头轻笑:“不一种情况的,老常,那是因为市里免除了两家毛纺厂的很多债务自行车厂就不同了,哪家企业肯收购一个烂摊子、背上一屁股债?”

常书欣望着周显华笑了,“老周啊,不瞒你说,昨天康桥公司的骆志远找上了我,有意要收购自行车厂。”

周显华吃了一惊,他霍然起身道:“老常,你所言当真?”

常书欣耸耸肩:“我还能跟你老周开这种玩笑?”

周显华在办公室里转了一圈,回头来望着常书欣凝声道:“康桥公司是不是又打着市里免除债务的主意?这不可能了!劳市长已经明确表态,既然已经没法盘活,那就走坚决走破产程序,市财政不能再背这种黑锅了!”

“老周,既然是收购,那就肯定要承担自行车厂的相关债务,安置自行车厂的职工,这是毫无疑问的。我看,不如让机械局的人跟康桥公司接触一下,谈一谈,如果能实现收购,让自行车厂免予破产,又能安置职工,这是好事情一桩嘛。”常书欣摆摆手,“当然,我只是一个建议,你再考虑一下。”

周显华沉默了下去。

说实话,他不太相信,康桥公司愿意接手一个烫手的山芋,自行车厂现在债务如山,设备老化,职工人心涣散,就算是康桥公司投巨资并购过去,也很难恢复生产。

但不管怎样,既然有企业愿意并购,谈还是要谈一下的。不成,自行车厂继续破产;如果一旦成功,这就是一笔显著的政绩,他这个分管副市长坐享其成。

想了想,周显华微微一笑,“也成,我就安排机械局的人跟康桥公司接触接触,看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性。不过,老常,我还是不抱什么希望,我这里给你透个实底,自行车厂现在的外债和拖欠银行贷款,超过了一千万。就算是市里通过减免税免除一部分,要想并购这家厂子,也需要一千多万。而再加上恢复生产,没有两三千万想也别想康桥公司有这种实力吗?”

第204章 上央视了

常书欣眉梢一挑,淡淡一笑:“老周啊,我看康桥公司还是很有潜力的,他们接下来还有几个项目要上,摊子铺得很大,如果没有实力,他们也不敢这么干。”

“况且,如果真正有合作的可能性,老周,市里该扶持的还是要扶持一下的,你说是不是这样?”

周显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